被誉为“五百年来罕见之作”的徐悲鸿《巴人汲水图》,“穿越”了!
4月10日,巴人汲水公园开园仪式在江北区北滨路举行。该公园以艺术再创造方式,依山就势,还原了徐悲鸿名作《巴人汲水图》的场景,让厚重的艺术氛围拂面而来。“一生守护”廖静文百年主题画展则同步在徐悲鸿旧居开展,进一步让风景叠加场景、让场景融入风景,营造出“景区化、可进入、可参与”的城市生活空间,开创艺术赋能城市、赋能生活的新范式。
依山就势,还原名画《巴人汲水图》
山石突兀,草木蓊茏,百花争艳……当天,在简短开园仪式后,巴人汲水公园正式向观众揭开神秘面纱。
该公园位于北滨路盘溪河入嘉陵江处,上连徐悲鸿旧居,下接北滨路,占地约4.2万平方米,分滨江艺术广场区、巴人汲水园区两大功能区,以“巴山汲水画入景、渝人爱国景生情”为设计理念,重现了徐悲鸿四大代表作之一《巴人汲水图》的画中之景。
▲4月10日,江北区北滨路,徐悲鸿艺术街区巴人汲水公园开园迎客。记者 崔力 摄/视觉重庆
《巴人汲水图》以高度概括的手法,将巴人传统汲水的宏大场面,分解为舀水、让路、登高前行3个段落,描绘出7个不同人物,神韵灵动、寓意深刻、意义深远。
该画于1938年在香港展出时,即被誉为“五百年来罕见之作”,是徐悲鸿最具人民性和时代精神的代表作。徐悲鸿自己对此画也十分满意,后按原稿重新绘制了一幅,并将自己的自画像融入其中,充分展现艺术家把民族、时代、艺术紧密结合在一起,以及将自己融于民众之中,凸显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漫步巴人汲水公园,独具匠心的打造,处处彰显艺术魅力。
在滨江艺术广场区,不仅用刻有文字的地砖,简短、凝练地概括了徐悲鸿在盘溪的生活、创作历程,还打造了一个大型雕塑《大师之眼》。
该雕塑作品采用紫铜、不锈钢制成,高达7米,通过镂空画卷形成的取景框,还原了《巴人汲水图》样式,并将下方两位汲水的巴人,用圆雕的手法,引入平台,让画中人走出画卷。市民游客在寻找自拍角度时,可以把自己的形象定格在画卷中,与大师名作“融”为一体。
▲4月10日,江北区北滨路,徐悲鸿艺术街区巴人汲水公园内的雕塑按照《巴人汲水图》原作里“还原”在水边。记者 崔力 摄/视觉重庆
而巴人汲水园区更亮点纷呈。园区依托海拔约40米的山势落差,打造了2座画亭、1座拱桥、3个拦水坝、4组雕塑彩绘,以及从山脚江边延伸到山顶的青石步道和台阶,生动、立体地还原了《巴人汲水图》中舀水、让路、登高前行3个段落,形成广场赏画,画亭作画,入画“舀水、让路、登高”的艺术游览路线,再辅以瀑布、花卉、绿植、拱桥、山石等元素,采取写实与写意结合,实现“人在画中游”的意境。
“我的父亲徐悲鸿如果能看见他的画作《巴人汲水图》变为公园实景,受到市民游客的喜爱和敬重,定会欣喜万分!”出席开园仪式的徐悲鸿之子徐庆平感慨地说,巴人汲水公园的景色能与他参观过的所有风景名胜比肩。
风景叠加场景,让艺术气息拂面
沿着公园“悲鸿小径”,跟随徐悲鸿先生的足迹,拾级而上,徒步十余分钟,即可到达徐悲鸿旧居。
▲4月10日,江北区徐悲鸿旧居,徐悲鸿雕塑揭幕。记者 崔力 摄/视觉重庆
一尊徐悲鸿雕塑,矗立在庭中,格外醒目。这尊雕塑由清华美院教授鲁晓波和徐庆平领衔的国内顶尖艺术主创团队创作而成。
该雕塑为在地创作的作品,属首次亮相,以徐悲鸿为主体雕塑,背景有齐白石、张大千、吴作人、李可染、宗其香等人的青石浮雕。主创团队成员之一的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喻建辉表示,徐悲鸿主体雕塑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了徐悲鸿先生在重庆生活的形象外貌,采用相对写实的手法,融入中国画的笔墨意味,给人一种徐悲鸿正从历史和画面中走出来的心理暗示,展现了中国现当代美术教育的生机和活力。
▲4月10日,江北区徐悲鸿旧居,市民在现场参观“一生守护”廖静文百年主题画展。记者 崔力 摄/视觉重庆
“一生守护”廖静文百年主题画展也在徐悲鸿旧居同步开展。该展览精选了徐悲鸿和廖静文的版画作品共31幅,以年表为线索,并穿插展出了徐悲鸿与廖静文的合照、影像资料等。
再造名片,赋能城市发展
“徐悲鸿是江北最耀眼的‘文化标签’,已深深根植于群众心底,并内化为一股精神力量。”开园仪式上,江北区委书记滕宏伟表示,目前,江北区正坚持以文兴城、以文化人,深度保护利用徐悲鸿先生留给江北的文化宝藏,将徐悲鸿旧居、石家花园等“串点成线”,着力打造具有“书香气、文化味、山城范”的徐悲鸿艺术街区。
徐悲鸿艺术街区所在区域被誉为中国当代美术摇篮。艺术大师潘天寿曾说:“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史绕过国立艺专就黯然失色,而绕过磐溪(今盘溪)就定然会支离破碎。”
1942年—1946年,徐悲鸿在此筹建了中国美术学院研究院筹备处,并创作了《巴人汲水图》《群奔图》《愚公移山》《山鬼》等300余幅作品,数量占其作品总量的近1/3。徐悲鸿也是在这里,才真正开启了他一生的理想——中国画改良实践,确定了现实主义的核心创作观念,关注国家、民族的命运,关注现实与底层社会,注重作品的人民性。
▲4月10日,江北区北滨路,徐悲鸿艺术街区巴人汲水公园开园迎客。记者 崔力 摄/视觉重庆
据介绍,徐悲鸿艺术街区规划面积约690亩,总投资11.07亿元,地处大石坝街道辖区,东至石门公园,南至北滨一路,西至盘溪河,北至盘溪路,旨在建设以徐悲鸿文化艺术为核心IP,以徐悲鸿旧居、石家花园等历史建筑为重要载体,探索“历史建筑保护+街巷空间活动+公共空间增补+环境品质提升”的城市更新模式,实现传统文化与当代艺术的相互赋能,助力重庆加快打造契合巴渝文化气质、彰显都市特色的重大文化地标。
“作为徐悲鸿艺术街区的重要节点工程,本次建成开园的巴人汲水公园,不仅丰富了市民游客的游憩空间,也成就了江北区又一张城市文化艺术名片。接下来,江北区将加快打造重庆人文艺术高地,赋能江北加快打造新重庆建设先行区、示范区。”江北区文化旅游委相关负责人称。
编辑:刘一叶 主编:兰世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