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精选|
  • 重庆|
  • 深读|
  • 观点|
  • 渝视频|
  • 区县|
  • 视觉重庆|
  • 乡村振兴|
  • 成渝|
  • 智慧|
  • 开放|
  • 更多+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清明节三峡博物馆邀你来“弹”古琴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李晟
    时间:2024-04-03 18:25

    你在博物馆里看过馆藏的古琴,可你试过弹上一曲吗?4月4日是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假期,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在大厅中推出微展览“且看文物‘活起来’——听见博物馆”,在展出等比复原的4把古琴的同时,还借助高科技手段,邀请观众们亲手“弹奏”古琴,让它们再次发出清越之音。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在大厅中推出微展览“且看文物‘活起来’——听见博物馆”。

    4月3日,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专访了展览策展人刘竞希,揭开了古琴能被“弹”响的秘密。

    去博物馆听苏东坡唐伯虎弹过的古琴发音

    此次被选入展览中的4把古琴,分别是三峡博物馆收藏的唐 “襄”琴、宋 “凤鸣”琴、宋 “松石间意”琴和明潞王“中和”琴,它们中最古老的一把,已经有千余年历史。

    除了“年龄”大之外,它们每一把还都充满传奇。

    唐 “襄”琴不仅是其中“年龄”最大的一把,而且它还曾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蔡襄的珍藏。

    宋 “凤鸣”琴上镌刻的文字,则明确记下了它的制作时间——景祐元年,也就是1034年,这段题于古琴上的文字,也让这把古琴成为三峡博物馆藏琴有纪年者中最早的一张琴。

    而宋 “松石间意”琴则更是让人惊叹,在它的身上连琴名共有文字题刻十三则(含印章一个),是目前所见名琴中题刻数量最多的一张琴。落款者多为宋、明、清著名文人,且以吴地文人为主,如苏东坡、唐伯虎、祝允明、文徵明、沈周、文彭、王宠、石渠、程庭鹭等。

    为了能更好地保护好这些古琴,早在2010年,三峡博物馆就对馆藏古琴进行了全面的清理、修复,力图用传统的修复技艺与现代的科学技术重现其空灵的音色。

    2020年,三峡博物馆力邀当代著名琴家,用馆藏的文物古琴进行了琴曲演奏,并面向全球免费发布音频资源,此为全国博物馆之始。

    在本次展览中,观众们只需扫描展柜旁的二维码,就可以听到由这些古琴弹奏出的经典乐曲。

    借助高科技让古琴能被观众亲手“弹”响

    赏完这些珍贵古琴,你是不是也想抚上一曲?别担心,三峡博物馆这次就能满足你的梦想。在展览展出期间,观众们可以借助触摸屏拨动琴弦,亲手“弹”上一曲。

    ▲借助触摸屏观众可现场“弹奏”古琴。

    观众“弹”出的琴音,会是真正的古琴音吗?

    对此,刘竞希给出了肯定的回答。

    是如何做到的?

    刘竞希说,这是由三峡博物馆战略合作伙伴——腾讯公司带来的“中国传统器乐数字化保护项目”最新成果——用数字手段,产出10892个古琴音色样本,对应56种常用弹奏指法,在数字世界“复现”了古琴的音色和技法。

    这样的“人琴合一”是怎样做到的?

    首先,技术人员进行IR(脉冲响应)采集,收集到古琴音色并创建其声学模型;其次,通过数字技术的实时运算,模拟出古琴技法的声学特征和弹奏效果,并以一部分采样为基础数据,去生成未采录到的技法样本,以录音+技术生成的方式互补,数字化再现了古琴技法音色。

    在这个过程中,技术团队首次实现在数字世界还原古琴走手音,弥补了业内滑音模拟的空白。

    值得一提的是,在音色校验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创新性地使用了游戏引擎工具。基于庞大的采样数据量,通过游戏引擎建立数据“交互场”,就可以在感官上更直接地感受到不同音色的模拟效果。

    运用这套流程,“古琴数字化”既保留了古琴的音色特征,也保留了演奏者的演奏状态和行乐风格。以创新的思路将演奏者和古琴的互动状态通过音色保存下来,充分还原了古琴“人琴合一”的独特艺术气韵。

    编辑:刘一叶     主编:吴国红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