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费尽心思找来一个假孙子带自己溜出养老院拍照,心底藏着的是对家人无尽的爱。在3月14日举办的第八届“爱·重庆”微电影大赛颁奖典礼上,温暖而又治愈的微电影《老段的照片》斩获新生力量单元一等奖。
▲海报。受访者供图
生命有终章,爱却没有句点。影片深刻关切社会现实,聚焦老年人群体,真切关注他们的孤独与爱,以温暖的视角铺开,叙事节奏明快流畅,情感真挚动人。
“趁我现在还走得动,至少要拍一张笑起的照片。”在微电影《老段的故事》里,“老段”段建国居住在养老院,拿着一张表情严肃的照片犯了难。他想在临终前拍一张面带笑容的照片,但养老院有规定必须亲人来接才能离开,他便约了一个摄影师假冒自己的孙子。在摄影师的陪伴下,“老段”不仅拍摄了笑容灿烂的照片,更回到老房子,用手抚摸墙上那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回忆过去的欢声笑语。在老房子门前,“老段”用口琴吹奏起《月亮代表我的心》,伴随着温暖隽永的乐声,刚刚与妻子吵完架的摄影师,也开心地踏上了回家的路,在他的车后座,一束花正开得绚烂……
▲拍摄花絮。受访者供图
据该片导演、西南大学文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2019级学生王涵玉介绍,这个故事的灵感来源于自己的爷爷。“爷爷在我14岁那年就过世了,在整理他的遗物时,我在衣柜里发现了一摞照片,这些照片是爷爷生前偷偷拍摄的,每年一张从不间断,照片越来越高清,照片中爷爷的面容也越来越衰老。”王涵玉表示,在葬礼那一刻她才意识到,或许爷爷每年拍下的有些严肃的照片,是想用来当遗照,如果自己有机会陪伴爷爷拍照,那么他会不会多几张笑着的照片?
带着这样的遗憾,王涵玉将情感投注到片中那个假扮成“老段”孙子的摄影师身上,片中也饱含了她对亲情、爱情的理解。
▲在微电影中出现的老照片。受访者供图
2023年暑假,王涵玉带着师弟师妹们用半个多月的时间完成了微电影的拍摄,虽然都是影视专业的学生,在此之前也拍过几部短片,但设备不够专业,摄影技巧不够成熟,让这个年轻的团队在拍摄过程中遇上不少难题。“比如片中有许多开车的戏份,我们又没有专业设备,就用了土办法,用胶带把摄影机缠在车上拍摄。”王涵玉表示,也许观众还会发现片子现场的收音等都有瑕疵,但她始终相信,最核心的最打动人心的永远是故事本身。
▲2023年夏,微电影《老段的照片》开机。受访者供图
“这并不仅仅只是一个奖杯一个证书,更重要的是,也许在今后无数个遇到创作困境的瞬间,我都能够想起曾经有一束光照在我身上。”王涵玉表示,编剧导演一肩挑的第一部作品就能获得大赛认可,对她来说意义非凡。
正如片中“老段”对妻子对故乡的热爱一样,王涵玉对重庆、对电影也充满热爱,目前她正在中国人民大学攻读影视方面的研究生,未来将继续研究电影、拍摄电影,享受光影世界的奇妙。
编辑:杨潇 主编:兰世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