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精选|
  • 重庆|
  • 深读|
  • 观点|
  • 渝视频|
  • 区县|
  • 视觉重庆|
  • 乡村振兴|
  • 成渝|
  • 智慧|
  • 开放|
  • 更多+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重报观察|1年跑20多场,他们为何痴迷马拉松?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赵迎昭
    时间:2024-03-14 18:29

    这个周末,成都马拉松爱好者何金凤又将脚踩“风火轮”。

    3月17日,她将和4位好友一道,前来参加重庆铜梁马拉松。而16日,她还要参加乐山犍为茉莉之乡半程马拉松。这意味着,她在乐山完赛后要马不停蹄赶到铜梁。

    ▲3月3日,长寿区长寿湖滨湖赛道,选手们在比赛中。通讯员 李辉 李秋晨 摄

    3月,全国各地马拉松赛事迎来“井喷”。就拿重庆来说,长寿湖半程马拉松、永川马拉松余温仍在,铜梁马拉松、重庆马拉松等赛事又将激情开跑。

    和何金凤一样,痴迷到全国各地跑马的跑者不在少数。每年,他们奔赴全国多地参赛,有的花费数万元。马拉松爱好者为何痴迷跑马?连日来,记者进行了采访。

    1年跑20多场马拉松,花费3万元

    前些天,市民彭应兰整理了全马、半马、越野比赛的参赛号码簿,一共57张。

    她介绍,2018长江三峡国际马拉松是她首次参加马拉松赛事,此后她一发不可收,2019年、2023年,她分别参加了20多场马拉松赛事。仅去年一年,她在跑马方面的花费就达3万元,“如果不跑马拉松,有的城市我可能想都没想过要去。”

    3月12日,2024成都双遗马拉松医师跑者名单公布,彭应兰入选。彭应兰告诉记者,她不仅是马拉松爱好者,还是副主任护师,10多次在全国各地马拉松赛事中担任医师跑者,“担任医师跑者,虽然配速要比平时跑慢一些,甚至没有成绩,但可以通过自身专业技能,帮助跑友安全完赛,这是一种莫大的成就感。”

    正如彭应兰所言,马拉松可以给跑友带来源源不断的成就感,吸引着人们不断超越自我。

    ▲万州滨江路,马拉松选手激情奔跑。特约摄影 冉孟军 摄

    去年12月10日,2023重庆万州环湖马拉松开跑,1万多名选手参与激烈角逐。其中,仅万州马拉松协会,就有700余人参与了家门口的“万马”。

    万州马拉松协会会长李文全介绍,在该协会,跑友年均参加5场马拉松,“每次花销不等,近的地方一次三五百,远的地方要一两千。”

    为何大家痴迷跑马呢?“只有经常参加比赛,才有动力继续跑下去。”李文全说,通过跑马,跑友力争刷新PB(个人最好成绩),在进步中体会成功感和喜悦感。如果成绩不理想,那么也会产生进步的动力。此外,参赛过程中,摄影师会记录跑友的珍贵瞬间,观众会以各种方式加油助威,这样的马拉松氛围,是一个人跑或几个人跑远远体会不到的。除了参赛外,跑友还可以在当地旅游,每参加一场比赛就打卡一座城市。

    各地举办马拉松,不仅为跑友搭建了展示自己的舞台,还通过赛事提升城市活力、打造城市品牌,促进文化、旅游等相关产业发展。

    如,2024重庆马拉松赛事期间,将举办2024重马国际消费节、2024川渝体育产业联盟及第六届重庆体育产业博览会、重马火锅马美食节等系列活动。随着赛事影响力不断提升,赛事配套活动愈加丰富,本届重马吸引了31个国家和地区的15万余名选手报名,创下历年重马预报名人数新高。

    无独有偶,前几天举办的永川马拉松配套举行了马拉松文旅节,其间还开展了永川体育旅游博览会、文商旅农联动促销、春季赏花节文艺汇演及旅游线路推荐等10余项特色活动。这场赛事,市外参赛选手占比达到28%。不少选手和家人选择周五抵达永川,无形中拉动了赛前赛后交通、住宿、餐饮等方面消费。

    “我更在意能否取得名次和拿到奖金”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把长跑和品酒、听爵士乐、收集T恤衫等并称为自己的终身爱好,他在名作《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中写道:“在长跑中,如果说有什么必须战胜的对手,那就是过去的自己。”

    对一些跑友来说,通过跑马,不仅战胜了曾经脆弱的自己,还有机会争取名次,获得奖金。这也是驱动跑友到各地参加马拉松赛事的重要原因。

    何金凤是一名市政工程从业者,今年37岁。2019年,她在好友的影响下开始跑马并爱上了这项运动,仅去年就参加了22场马拉松赛事。

    ▲2023重庆长嘉汇半程马拉松现场。重马体育供图

    “以前我们认为,跑马可以顺便旅游,其实慢慢发现因为参赛地距离远,很多时候都很匆忙,不能好好地感受当地风景和美食。”何金凤说,她曾在铜梁、忠县、垫江、璧山、石柱等地参加马拉松赛事,对重庆举办马拉松赛事的办赛水平、赛事服务、赛道氛围和福利等印象非常深刻,“我更在意能否取得名次和拿到奖金,重庆举办的马拉松赛事,奖金发放都很快。”

    的确,参加马拉松赛事,奖金是一大吸引力。比如,在奖金设置方面,本届铜梁马拉松赛事总奖金共计29.2万元,最多将会有560名选手获奖。其中,马拉松冠军可获15000元奖金,半程马拉松冠军可获8000元奖金。同时,赛事还设置了5个年龄段奖励,每个年龄段前20名选手可获得奖金。

    34岁的房博也有这样的想法。他是一位半职业跑者,如今生活在北京,也即将来到铜梁参加马拉松。3月13日上午记者电话联系他时,他正在家中跑步机跑步。

    “会不会影响到您训练?”记者问道。

    “没什么,您说吧。”房博边跑边说。就这样,在有节奏的跑步声中,房博道出了马拉松之于他的意义。

    “去年,我参加了20多场马拉松比赛,基本是前八名。通过马拉松,我变得越来越勇敢,喜欢迎接挑战。”他说,他从2021年4月开始接触马拉松,“现在马拉松的训练方法、科学补给已经公开透明化了,在网上可以轻松找到。通过系统训练,我的成绩不断提升,前几天的南京浦口马拉松,我跑了2小时22分14秒,刷新了PB,获得了季军。期待在铜梁马拉松创造更好成绩!”

    房博说,奖金是对家人的一种交代,“没有家人的支持和鼓励,我也很难坚持下去。”

    “盲目参加马拉松比赛,对身体是透支和摧残”

    资深心理咨询师汤朝千也关注到马拉松热现象。

    他说,如今很多人都有来自生活和工作的压力,久而久之可能产生心理问题。还有的人有钱、有闲,但找不到爱好所在,感受不到个人价值,也可能产生心理疾病。

    “我经常建议有心理问题的朋友,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并坚持下去,让自己逐渐变得快乐和积极起来。因为运动可以分泌多巴胺、内酚酞,这些都是让人快乐的物质。”汤朝千说,除了运动,还可以通过听舒缓音乐、旅行等方式纾解压力,保持身心愉悦。

    运动需要适量。一些跑友因缺乏科学运动知识,运动不当,容易在马拉松赛事中造成损伤。

    “马拉松是一种挑战极限的运动,如果没有一定的跑步基础,盲目参加马拉松比赛,对身体是透支和摧残。”重庆知名长跑老将张要武曾参与数十场马拉松赛事,特别是1984年至1991年,他连续参加8届北京国际马拉松(即如今的北京马拉松)。66岁的他,仍每天坚持跑步七八公里,看上去精气神十足。他说,马拉松越来越受欢迎,说明全民运动和全民健身意识的提高。热爱运动虽好,但要量力而行。他建议,练习跑步一年左右,经常跑10公里的跑友可以尝试参加半马;全马则至少要两年功夫,而且要经常跑30公里的量。

    彭应兰对跑友的建议是,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不带病参赛,赛前一晚保持充足睡眠,不饮酒;参赛当天早晨提前2小时吃早餐,不能空腹参赛,以免引起低血糖症状;作为大众业余跑者,平时应科学训练,不盲目追求速度。赛中注意补充水、电解质、糖类补给,时刻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有不适症状时需要放慢速度或者放弃比赛,必要的时候寻求帮助,不能默不作声。安全回家才是永恒的主题。

    ▲2023重庆马拉松现场。重马体育供图

    体育部门如何回应马拉松等户外运动热?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说,今年重庆将举办重庆马拉松、中国国际山地户外运动公开赛(重庆武隆)、重庆市龙舟公开赛等市级以上赛事活动100场以上,举办区县级以上群众身边的赛事活动不低于2300场次,努力谱写现代化体育强市建设新篇章。

    编辑:刘一叶     主编:吴国红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