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江,奔腾不息,孕育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
自2021年底国家启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以来,13个省区市统筹各方资源、调动各方力量,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建设。
全国两会期间,鄂川赣渝黔湘六省市党报联动,聚焦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长江,是诗化的江。长江文化,永远与诗人相关。
假如李白、杜甫“穿越”千年时空之门,游览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他们在重庆将看到怎样的盛景?
江流自古书巴字,山色今朝画巨然。
▲三峡库区“第一湾”宛若一幅山水画卷铺展在忠州大地。通讯员 余鸿 摄/视觉重庆
薄暮时分,夕阳西坠,“李杜”乘船至重庆忠县,万丈霞光铺满江面,一座江心岛镶嵌在水面,江滩、山村、岛屿云烟缭绕,好似一幅恬静美好的江村风情图。
皇华城考古遗址公园位于岛上,残存的古城墙、墩台、墓地、校场让人们洞见古今——它最早在《水经注》中称“江浦”,南宋咸淳元年(1265年),忠州因度宗潜藩升咸淳府,移府治于皇华岛,后称“皇华城”,并作为府级治所近20年,为宋元战争山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中唯一的孤岛型城址,距今近800年历史。
去年9月27日,作为首批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建设重点项目,皇华城考古遗址公园正式开园,每天的游客络绎不绝。
事实上,皇华城考古遗址公园只是重庆加快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建设的一个缩影。
▲巫峡。通讯员 王正坤 摄/视觉重庆
近年来,重庆构建起高位推进、市区联动、多跨协同的工作机制,印发了《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建设保护实施方案》,提出以“一轴两廊三区四片”的空间格局,擘画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建设蓝图。
培育了重庆(中国)水文博物馆、磁器口历史文化街区、万州天生城旅游休闲街区等一批有持久生命力的文化旅游项目,策划储备了具有代表性、彰显长江文化价值内涵的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重大项目270个。
▲三峡题刻。本报资料图片
持续实施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储备磁器口历史文化街区、奉节白帝城、大足石刻等具有重庆辨识度、全国影响力的重大项目13个、总投资达22.68亿元。
加快建设长江三峡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开工建设奉节白帝城、云阳磐石城、忠县皇华城等考古遗址公园,并努力推进公共博物馆全覆盖,打造重庆三峡库区博物馆群。
重庆还创新举办了2023长江文明论坛、大美重庆·乘郑渝高铁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第十三届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世界大河歌会等系列宣传推广活动,唱响重庆“世界温泉之都”“世界内河游轮之都”“最宠游客的城市”等文旅品牌,全面提升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纳百川,破夔门,向大海……滚滚长江,塑造了古风与新韵交融、历史与现代相拥的重庆。重庆正以前所未有的文化自信,加快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为现代化新重庆建设注入强大的动力!
编辑:刘一叶 主编:吴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