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精选|
  • 重庆|
  • 深读|
  • 观点|
  • 渝视频|
  • 区县|
  • 视觉重庆|
  • 乡村振兴|
  • 成渝|
  • 智慧|
  • 开放|
  • 更多+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袁家军:以全面深化改革保障新重庆建设行稳致远
    重庆日报 记者 杨帆
    时间:2024-03-26 16:25

    ▲3月26日上午,六届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召开第九次会议。记者 苏思 摄/视觉重庆

    ▲视频来源:第1眼-重庆广电

    袁家军主持召开六届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九次会议

    以全面深化改革保障新重庆建设行稳致远

    胡衡华王炯程丽华出席

    3月26日上午,六届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召开第九次会议。市委书记、市委深改委主任袁家军主持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和中央深改委第四次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全国两会部署要求,坚持问题导向,锚定目标、攻坚突破,打通卡点堵点、解决顽瘴痼疾,以全面深化改革有力保障现代化新重庆建设行稳致远。

    胡衡华、王炯、程丽华,李明清,市委常委,有关市级领导出席。

    会议听取市委深改委第八次会议以来全市改革进展情况及下一步工作建议汇报,研究推动“三攻坚一盘活”改革突破工作,审议关于推进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改革构建新型为农服务体系的实施方案。

    袁家军在讲话中充分肯定市委深改委第八次会议以来的工作成效。他指出,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全力以赴推进重点领域改革,迭代完善改革统筹机制,全面深化改革呈现多点发力、纵深推进良好态势,群众和企业获得感满意度持续提升。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市委六届四次全会部署要求,锚定目标、攻坚突破,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真正通过改革为现代化新重庆建设增动力、添活力、防风险、促发展。要强化数字赋能持续放大改革成效,推动数字重庆建设和重点领域改革相互衔接、相互促进,推进治理理念、治理方式、治理手段不断迈向现代化。要注重挂图作战打表推进,对标全年目标和时间节点,有序推进改革任务落地,全面提升改革工作整体质效。要完善改革评估和引领激励机制,坚持评估与工作推进有机结合,强化晾晒比拼,总结提炼基层好经验好做法,做到一地创新、全市共享。

    袁家军指出,“三攻坚一盘活”改革突破是现代化新重庆建设必须啃下的“硬骨头”,是检验各级干部的一场大战大考。目前,改革突破工作已形成多跨协同整体作战格局,全面凝聚了改革攻坚合力,取得阶段性成果,实现良好开局。要聚焦核心指标持续发力,扎实推动国有企业止损治亏、园区开发区改革、政企分离改革和国有资产盘活等取得实质性进展。要聚焦深化区县国企瘦身健体、稳妥推进权证办理等事项,加力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要抓好风险评估,“一企一策”建立重点企业风险管理清单,构建部门和区县协同联动、全域推进良好格局。要严把数据关、质量关、督察关,严防弄虚作假,坚决杜绝“数字整改”“纸面销号”。

    袁家军强调,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加快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意义重大。深入推进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改革,可以更好促进农业经营体制变革、农村治理模式变革、涉农服务体系变革,激发农村发展内生动力。要坚持把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现代特色农业产业,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打造“强村公司”,持续推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要扭住培育新型经营主体这个根本动力,加快构建新型农业双层经营体制,提升市场化运作水平,增强市场竞争能力。要构建实用管用的新型为农服务体系,发挥农合联平台作用,高效整合涉农资源、层层放大优势,让“小农户”享有“大资源”。要强化数字赋能,健全服务体系网络,增强精准服务能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

    市级有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参加。

    编辑:贺子桓     审核:李露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