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精选|
  • 重庆|
  • 深读|
  • 观点|
  • 渝视频|
  • 区县|
  • 视觉重庆|
  • 乡村振兴|
  • 成渝|
  • 智慧|
  • 开放|
  • 更多+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打造西部一流低空之城,梁平底气何在?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彭瑜
    时间:2024-05-06 17:37

    ▲梁平机场,乘坐黔江至梁平短途运输航班的旅客走下飞机。通讯员 刘辉 摄

    5月6日下午,一架8座PC12飞机稳稳降落在梁平机场。黄祖多又一次乘飞机从黔江回到梁平。

    “坐飞机轻松多了!”过去10多年,黄祖多因为生意经常开车往返两地,一个单面就要3个多小时。今年1月8日,梁平到黔江的短途运输航线开通后,他改乘飞机只需1小时,“同样花200多元,还能从空中俯瞰沿途美景。”

    不仅停航多年的飞机又回来了,更让梁平人惊喜的是,梁平正依托闲置多年的梁平机场,锚定建设西部一流、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低空之城,创建国家低空经济发展示范区。

    ▲4月30日至5月5日,梁平区举行首届重庆低空飞行消费周暨2024梁平低空云夏节活动。市民乘坐观光直升机,打卡重庆梁平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通讯员 曾东海 摄

    打造西部一流低空之城,梁平底气何在?

    底气一  百年机场沉淀了厚重的航空文化

    走进梁平机场候机厅,《百年历史 不朽丰碑》历程图格外醒目——从1928年到2023年,一根时间轴记录着梁平机场的百年征程。

    梁平机场原名叫梁山机场,始建于1928年,是川渝最早的机场,也是中国军事史上著名的抗战机场,曾是二战期间同盟国空军部队和陈纳德飞虎队主战基地,拱卫着反法西斯东方大本营重庆。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中美苏三国联合空军部队战机集中入驻梁山机场,与频频来犯的敌机展开了长期的殊死搏斗。1943年6月,飞行员周志开只身驾驶一架美制P40战斗机孤身迎击,以一敌八,最终击落日机三架,成为反法西斯阵营独一无二的中国空军英雄。

    特别是在拱卫大后方的石牌保卫战中,梁山机场发挥了巨大作用,《新华日报》曾盛赞驻梁山空军“横拒荆楚半边天”!

    “英雄的机场,英雄的人民。”重庆梁平机场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谢勇介绍,在长达6年时间里,侵华日机80余次飞抵梁平上空,最惨一次空袭造成近2000人死亡,但梁山人民没有被吓倒,在殊死搏斗中以极大的爱国热忱投入对机场的扩建和抢修。他感叹,“梁平是重庆大轰炸期间受害最深的一个县。”

    1944年初夏,反法西斯战争欧洲战场捷报频传。为能让新型B-29远程轰炸机起降,中方紧急征召4万余民工对机场进行扩建。梁山机场由此成为当时亚洲范围内,最适合新型B-29起落的机场之一。

    上世纪80年代,梁平机场还先后开通至武汉、广州、西安、成都等城市的航班,成为三峡库区唯一的空中走廊,直到2003年停航。

    百年历史、不朽丰碑,梁平机场用独特的航空文化和爱国情怀,构筑起坚实的历史底蕴,夯实了其发展“低空经济”的底气和载体。

    底气二  全国少有的盈利通用机场

    出舱、开伞、降落……4月7日,来自台湾地区的蔡智杰,从梁平机场上方4000米高空一跃而下,轻松完成跳伞。

    在世界各地20多个基地体验过跳伞的蔡智杰称,梁平机场不仅人文历史厚重,而且降落场地面积大、地势平整、草坪很软,给人足够安全感。

    “梁平机场除了软件、硬件好,还是全国少有的盈利通用机场。”谢勇说,梁平机场公司虽然只有15名员工,但已连续三年通航业务种类及飞行量稳居重庆市内通用机场首位、全国前列,“取得如此业绩,关键在盘活独特优势资源,持续推出应用场景。”

    2018年7月,梁平机场获批开展通用航空业务后,随即完成了机场维修整治,并获得A1类通用机场使用许可证,成为重庆首家军民融合通用机场,很快吸引了8家通航企业常驻。

    龙昊航校是首批落户梁平机场开展民航飞行员培训的企业,尝到甜头后又成立重庆鸿石通用航空有限公司(下称鸿石通航),开展飞机托管、放飞、计划申报、管制等业务,同时提供航材供应及飞机维修等通航运营服务,打造通航类4S店。

    去年4月,鸿石通航购买飞机开展高空跳伞业务,今年又运营空中游览项目,游客可在2100米高空俯瞰梁平双桂湖、百里竹海、滑石古寨等景区。

    ▲5月5日,梁平机场,跳伞爱好者在表演花式跳伞。通讯员 熊伟 摄

    冉勇来自忠县,一直有个飞天梦。去年,他在梁平注册成立重庆翱翔通用航空有限公司(下称翱翔通航),买回一架DL-2L云雁飞机从事运动类驾照培训、低空体验等业务,他自己也拿到了飞机执照。

    60岁的谭晓东是冉勇第一个学员。谭晓东年轻时梦想当飞行员,入伍却在空军地勤干了3年,心有不甘。去年, 他在翱翔通航培训3个月后,终于单飞上天。

    “尝鲜”低空经济,冉勇觉得有干头,今年初又预订了一架同款飞机。这架飞机配置有光电吊舱,地面森林里的人畜活动都能精准发现,还能在第一时间察觉森林火险。

    “梁平—黔江”“梁平—武隆”短途运输航线开通后, 华夏飞滴科技有限公司也收获了惊喜,“梁平—黔江”航班执行率高达80%以上。不少游客甚至组团包机,逛渝东南,或游渝东北,只需花费1000多元。

    “多种应用场景汇聚,让梁平成为‘低空经济’的热土。”谢勇介绍,目前梁平机场已开展了飞行培训、短途运输、低空游览、高空跳伞、无人机操作培训、装备测试、短途运输等通用航空业务。市民可以在此学习飞行私照、培训教员执照,还能在4000米高空跳伞、从空中鸟瞰梁平国际湿地城市的风采……

    依托如今汇聚的各种低空要素,未来,梁平机场还将打造应急救援、农林作业、电力巡检、地形测绘、河湖巡查、航空研学、低空主题婚礼定制等各类低空经济特色应用场景。

    底气三  国家和市级层面给予大力支持

    前不久,梁平获评“全市低空经济先行试验区”。梁平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梁平发展低空经济,得到了国家、市级层面的大力支持,并纳入国家、市级层面的相关规划布局。

    2022年,中国民航局《“十四五”通用航空发展专项规划》明确提出,在梁平区规划建设以三角翼、动力伞、滑翔伞、航空模型等航空运动为主的通用航空飞行营地,打造大众参与体育飞行的场地。去年,《重庆市先进制造业发展产业地图(2023年)》将“航空航天产业”作为梁平的特色产业,明确市级有关部门资源应予以“聚焦”;同年,中国航空运输协会又授予梁平“航空科普教育基地”。

    “差异化赋予先行先试任务,全市打造一批低空经济先行试验区。”市委军民融合办副主任吴杰介绍,通过前期调研,结合空域环境、产业基础、通航基础设施、应用场景资源、政府发展思路等要素,经各区县申请并综合评选出梁平等6个区作为全市首批低空经济先行试验区。他表示,“市委军民融合办将从三方面支持梁平先行先试。”

    一是支持梁平重点聚焦丰富观光文旅业态、城市空中交通、建设低空物流枢纽开展试点,将梁平发展低空经济所需空域资源和通航起降点纳入全市统一规划布局。

    二是大力支持梁平发展低空制造业,重点在eVTOL、中小型无人机、飞控等整机及核心零部件项目上予以招商推荐和支持。

    ▲ 梁平机场跳伞基地,开展高空跳伞体验及高空运动爱好者跳伞资格证培训等业务。通讯员 熊伟 摄

    ▲无人驾驶航空器“空中之恋”全球首飞在梁平实现。通讯员 熊伟 摄

    三是支持梁平提升低空空域管理服务能力,加快5G-A应用示范、卫星通信创新应用、低空智能信息网等低空“新基建”建设,支持梁平建设B类低空飞行服务站,提升为空域用户提供飞行计划、航空情报、航空气象、告警和协助救援等服务能力。

    “梁平具备发展低空经济的基础和优势。”市经济信息委二级巡视员康长生表示,市经济信息委将与梁平建立多层次、多元化招引体系,系统梳理低空经济链企业清单,加快绘制产业链图谱,开展联动招商;支持梁平设立低空经济研究院,集聚一批专家、科研院所、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等资源,推动产业创新;围绕物流运输、应急救援、新兴消费、飞行培训、装备制造等重点领域,打造应用场景,助推梁平探索低空经济产业创新模式。

    底气四  10条措施10亿元基金助力低空经济发展

    前不久,重庆平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出新款电机控制功能模块。这种用于无人机电驱、电控的新型模板,创新采用“六合一”形式,功能保持不变,但体积变小了、重量变轻了,更符合无人机轻量化要求。

    梁平区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梁平拥有预制菜、集成电路两大主导产业,新材料、智能家居、装备制造三大特色产业,通用航空、新能源两个“新星”产业,“前不久,我们对全区产业摸底发现,很多企业都可以配套发展低空产业。”

    ▲ 5月3日,梁平机场,市民在航空器静态展示区参观了解航空知识。通讯员 熊伟 摄

    由此,梁平提出打造西部低空之城,建设集试飞试验、研发制造、场景应用、配套服务为一体的国家级低空经济产业园,形成以低空研发制造,低空运营飞行、低空文旅消费和低空服务保障为支撑的“3+1”产业体系。

    特别是在研发制造上,梁平支持企业开展各类低空飞行器以及核心零部件等产品研发,聚焦整机生产制造及上下游配套产业集聚,形成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格局。

    “承东启西、纵贯南北。”梁平交通局负责人称,梁平依托地处渝东北、川东北几何中心的区位优势,还将打造区域通航物流枢纽,对外全面融入全国、全球航空货物运输网络,对内在乡镇布局临时起降场地(起降点),“到时,高附加值商品搭上‘飞的’走出梁平,急救物资、医疗用品等通过无人机运抵乡村院坝。”

    蓝图绘就,梁平出台了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十条激励措施,拿出真金白银帮扶低空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育、举办活动、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组建10亿元低空经济产业基金,推动低空经济产业生态培育、重大项目引进和重大科技创新。

    比如对认定为市级及以上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低空领域民航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服务平台或创新载体,单家机构最高奖励1000万元;对新落户的低空经济类企业建立生产基地并购置生产设备,项目验收通过后,单个企业奖扶最高3000万元。

    编辑:何维     主编:周立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