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精选|
  • 重庆|
  • 深读|
  • 观点|
  • 渝视频|
  • 区县|
  • 视觉重庆|
  • 乡村振兴|
  • 成渝|
  • 智慧|
  • 开放|
  • 更多+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吃一粒瘦一斤,你信吗?警方公布3起制假售假典型案例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周松
    时间:2024-03-15 20:24

    3月15日,巴南区公安分局公布了3起制假售假典型案例,提醒广大市民注意防范。

    案例一:

    吃一粒瘦一斤 网购“减肥药”不可取

    2022年4月,市公安局打假总队接群众周女士报警,称自己通过微信朋友圈从一家微商那儿购买了一瓶名为“强效”的所谓“减肥药”,服用后体重虽有一定下降,但是身体大不如以前,怀疑买到假药。

    ▲民警查获的假“减肥药”。(巴南区公安分局供图)

    经检测,周女士所服用的“减肥药”胶囊内含有西布曲明,人体服用后可能引起高血压、心率加快、厌食、肝功能异常等副作用,严重状况可致人神经紊乱甚至死亡,我国已在2010年明令禁止西布曲明制剂及原料药的生产、销售和使用。

    经巴南警方进一步分析研判和实地摸排,于2023年2月10日在辖区某居民楼内将二人当场抓获,查获假减肥药100余瓶、散装假减肥胶囊300余粒,以及包装瓶(盖)43个、说明书83份、合格证984张和商标贴6102枚,并扣押喷码机、手机等多部作案工具。

    民警介绍,市面上销售的“三无产品”减肥药大多非法添加药品、药品衍生物或类似物等违禁成分,主要以服药后使人腹泻、精神亢奋、食欲减退、睡眠减少等方式来达到减肥的目的,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民警提醒广大市民,切勿轻信误导性广告和虚假宣传,要通过“适当锻炼+科学饮食”获取健康身材,确有必要借助药物减脂,应在正规药店、正规电商平台的旗舰店购买,在正规药师的指导下服用。

    案例二:

    涉案1个亿!购买摆摊卖的名牌服饰多留个心眼

    2023年4月,市公安局打假总队陆续收到不少品牌企业和群众举报,称中心城区各区商圈有人公开销售多种假冒国际知名品牌运动服饰。接到举报后,市公安局打假总队立即会同巴南区公安分局食药环侦支队展开侦查。

    办案民警通过专业检测,发现这些售卖的“名牌”服饰大多选用含有偶氮染料的低劣布料,长期穿戴会引起头晕、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同时,这些“名牌”服饰的商标均为造假,属于假冒伪劣商品。

    ▲民警查获的大量假冒名牌服饰。(巴南区公安分局供图)

    经过两个多月的调查摸排,在市公安局打假总队的指导下,在广东、江西、贵州、四川4地公安机关的大力支持下,巴南区公安分局集结80余名警力,抓获王某、张某等犯罪嫌疑人38人,捣毁生产、储存、销售黑窝点26处、生产线6条;扣押制假设备60台,商标标识30余万枚,假冒品牌服饰17万余套,半成品及原料10余吨,账本36个。

    民警提醒,假冒伪劣服装非正规厂家生产,生产质量无法保证,长期使用会对身体造成严重伤害,因此市民在购买品牌产品时应选择正规官方渠道,仔细核对产品的生产地、品牌、质量等信息,同时注意保存购物小票、发票等作为证据,如果发现假冒品牌产品应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

    案例三:

    卫生巾也有假货 网购需谨慎

    2023年5月8日,巴南区公安分局接到辖区某卫生用品企业报警,称其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发现某电商平台有商户销售的卫生巾是仿冒自家品牌的假冒伪劣产品。接到报案后,分局立即指令食药环侦支队成立专案组立案侦查。

    专案民警通过对相关商户售卖的品牌卫生巾采样鉴定,发现均为假冒伪劣产品。但其所售卖的卫生巾无论是包装、质地都与该公司生产的卫生巾无太大差别,消费者很难辨别真伪,而且价格仅是正品卫生巾的三分之一。这样的假冒伪劣产品流入市场,不仅极大的损害了品牌公司和消费者的利益,也严重影响了辖区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

    ▲民警查获的假冒品牌卫生巾。(巴南区公安分局供图)

    通过专案民警深入地摸排调查,最终成功锁定分布在福建、山东两地窝点的5名犯罪嫌疑人。在掌握了大量确凿证据后,巴南公安集结20余名警力组成多个作战单元,于2023年11月24日,在两地同步开展收网行动,现场抓获犯罪嫌疑人柯某、李某等5人,查扣假冒品牌卫生巾313箱,涉案金额高达2700余万元。

    民警提醒,假冒卫生巾由于制假窝点卫生条件极差,原材料品质低劣,细菌更易繁殖,易诱发妇科炎症及相关疾病。不法分子往往在利用百姓在购买日用品时图便宜的心理,向群众兜售假冒产品。

    因此在购买日用品时,一定要选择正规渠道,尽量去正规的商场超市购买,切勿购买明显低于市场价格的产品。一旦买到或发现有商家出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请立即向公安机关或市场监管部门举报。

    编辑:刘一叶     主编:余虎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