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精选|
  • 重庆|
  • 深读|
  • 观点|
  • 渝视频|
  • 区县|
  • 视觉重庆|
  • 乡村振兴|
  • 成渝|
  • 智慧|
  • 开放|
  • 更多+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渝黔携手 到2027年基本建成乌江沿江综合立体交通网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杨永芹
    时间:2024-05-14 18:43

    5月14日,来自市交通运输委和市港航海事事务中心消息称,到2027年,重庆、贵州两省市将基本建成乌江航道与沿江铁路、高速公路联动发展的沿江综合立体交通网,加快实现乌江“航道通行千吨级、港口吞吐千万吨”目标,为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建设贡献乌江力量。

    渝黔两地同处西南腹地,历史渊源深厚,发展优势互补,是共建“一带一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节点省份,在西部大开发新格局中具有承东启西、通江达海的重要地位和战略支撑作用。

    “乌江是渝黔两地开展经贸往来的‘黄金水道’。”重庆市港航海事事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2023年11月,黔渝两省市联合起草了《渝黔深化合作推动乌江航运高质量发展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7年)》(简称《实施方案》),双方坚持“一条江、一盘棋”思维,合力推进乌江通航设施提升扩能,构建开放引领、区域协同、便捷高效、绿色集约的现代航运体系,加快建成长江上游航运中心,有力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西部陆海新通道联动发展。

    根据《实施方案》,两省市将用5年时间,共建29个重大水运项目,总投资约383亿元。目前,这些水运基础设施正加快提档升级,加快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打通多式联运“最后一公里”,以有力支撑沿江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形成。

    其中,乌江渡至涪陵589公里三级航道整治正加快推进,到2027年,1000吨级航道整治全面完工;重庆彭水,贵州思林、沙沱1000吨级通航设施工程建设全面提速,到2027年,基本建成重庆涪陵、武隆、彭水、酉阳,以及贵州沿河、德江、思南、石阡、余庆等港口集群,港口货物年吞吐能力超2000万吨,年吞吐量突破1000万吨。

    在提升运输组织质效方面,目前,重庆、贵州两省市正共同推进乌江干线重要港口协同运营,全力将涪陵石溪作业区打造成为贵州货物水水中转和集拼枢纽,推动渝黔港口“水水中转”班轮常态化运行。到2027年,乌江干线过闸船型标准化率达95%。

    据介绍,目前,乌江航运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形成,正加快建立健全乌江全线多梯级通航建筑物联合调度机制。到2027年,船舶单向航行时间较目前减少至5天,港口运营管理一体化明显提升。

    此外,双方还将持续完善港口环保设施,强化船舶污染防治,加强绿色生态航道建设养护,推动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深化联合执法,完善监管救助基地和设施布局,为流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安全保障。

    市交通运输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一系列举措,不仅将有力提升乌江开展公铁水多式联运发展,形成畅通北上长江、南下珠江的水运大通道,也有利于早日发挥乌江水运通道运输效益,助推“黔货出山”,助力贵州加快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编辑:蔡杨     主编:曾立      审核:陈钧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