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在首届重庆低空飞行消费周启动仪式上,公布了我市首批低空经济先行区名单,巴南、永川、大足、梁平、武隆和两江新区等6个区县入选,将通过创新建立有利于低空经济发展的新机制、新模式、新路径,“以点带面”推动全市低空经济发展。
▲4月30日,渝中区解放碑商圈,2024首届重庆低空飞行消费周授牌仪式现场。记者 尹诗语 摄
今年初,我市启动征集一批低空经济产业试点区县,拟支持部分有基础、有条件、有意愿的区县先行先试,得到全市多个区县积极响应。在对申报区县的空域环境、产业基础、基础设施等进行综合评审后,上述6个区县“脱颖而出”。
“产业基础好,应用场景丰富,地方政府发展思路清晰且支持力度较大,是这6个区县的共同特点。”市委军民融合办负责人表示,先行试验区建设期为两年,计划到2026年底,将实现体制机制基本完善、政策制度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基础设施基本健全、应用场景丰富多元、产业生态初步构建的目标,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各有侧重的试点成果和经验做法。
其中,巴南将聚焦打造无人机整机及航空动力装备产业集群、飞行器检测试验基地、低空运输物流开展试点,在通航起降点建设标准和低空经济金融保险政策方面形成试点成果;永川聚焦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低空物流体系、低空技能人才培养开展试点,在跨省低空飞行方面形成管理运行范例;大足聚焦低空装备制造产业发展、打造飞行器维修维保基地开展试点,在城市无人机消防救援方面形成管理运行范例。
另外,梁平将聚焦丰富观光文旅业态、城市空中交通、建设低空物流枢纽开展试点,在构建城市空中交通体系方面形成试点成果;武隆重点聚焦形成飞行器整机生产能力,开展低空应急救援等试点,并在低空观光文旅方面形成管理运行范例;两江新区聚焦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建设、低空空域精细管理并融合飞行开展试点,在低空数智飞行管理、低空经济产业生态等方面形成试点成果。
编辑:蔡杨 主编:曾立 审核:陈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