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今日获悉,5月22日,由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主办,成都市金牛区经信局、金牛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协办的“四对接”之“走进专精特新”系列——“建圈强链,乘势起飞”低空经济主题对接会在金牛区高新技术产业园举办。对接会上,低空经济产业链企业代表、上下游资源及相关产业要素代表围绕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开发与产业配套合作,展开交流。
激活产业优势
成都加快打造西部低空经济中心
成都是中国首批26个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之一,同时也是全国首个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城市。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顾问智能装备产业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曾表示:“成都发展低空经济的优势明显。”
围绕打造西部低空经济中心目标——
来自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的数据显示,在产业基础方面,成都已建立完整的航空产业总体设计、总装制造、系统集成和试验验证体系,2023年成都航空制造产业总规模已突破千亿元大关。工业无人机领域聚集了中航无人机、纵横股份、腾盾科技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110余家,年均增速超20%,上市企业数量位居全国第三,产业规模位居全国前列。
在人才和创新资源方面,聚集了 64所高等院校,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天府校区)、西华大学等均设有航空技术优势学科,每年电子系毕业人数超4万人;拥有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611所)、中电科10所和第29所等“国字号”科研院所,建成了“北斗+”产业园、四川省无人机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在小型航空器设计制造、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航电等领域具备领先优势,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航空航天产业研发体系。
以对接会举办地金牛区为例,去年3月,金牛区被确定为成都无人机产业主要承载地,汇聚了腾盾科技、中航智等链主、龙头企业,核心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广域巡护、应急通信、气象服务、货运物流等领域,已形成工业无人机“研发+制造+运营+服务”的完整产业链。
促进融通发展
展开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供需对接
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以通航和无人机为主导,涉及多个领域,使用场景横贯一二三产业,具备多领域、跨融合、全链条的特点。在产业对接环节,主办方从生产制造、研发测试、应用场景出发,展开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供需对接。
在关键零部件助力无人机生产制造环节,需求方成都联合飞机科技有限公司介绍,联合飞机拥有无人机全产业链研发服务能力,在京、粤、皖、陕、川等地实现产业布局,自主研发的飞行控制系统和电控共轴技术打破国外封锁,填补国内空白。作为省级专精特新企业的能力方——成都长之琳航空制造有限公司,是大连长之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公司致力于研发制作航空零部件,其多款航空航天零部件的研发、制造都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在雷达探测助力无人机研发测试环节,需求方成都空御科技有限公司介绍说,公司是一家集科研、开发、技术服务、产品生产与销售于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打造的反无人机解决方案已经成功部署应用于能源电力、机场、景区等多个行业领域,产生了显著的价值和社会意义。
在无人机应用场景助力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工业无人机第一股”成都纵横自动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则表示,作为国内规模领先、最具市场竞争力的工业无人机企业之一,公司2015年在国内率先发布并量产的垂直起降固定翼工业无人机,已成为工业无人机主流布局形式之一。2021年2月10日,公司成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成为国内第一家以无人机为主营业务上市的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的成都携恩科技有限公司在行业内创新性地提出并实践了民用无人航空数字运营创新发展和飞行即服务(FaaS)的新模式。公司服务以“端到端”的解决方案和交付能力打通了产业链闭环的最后一公里,是“智慧蓉城”和公园城市建设的有效助力。
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企业服务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继续以“四对接”系列活动为抓手,以成都市新经济企业俱乐部为平台依托,持续开展低空经济产业建圈强链行动,推动低空基础设施建设、补齐无人机产业短板缺口,进一步健全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引导“链主”企业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发挥 “小巨人”示范效应,激励新经济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驱动低空经济快飞高飞。
编辑:何维 主编: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