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精选|
  • 重庆|
  • 深读|
  • 锐评|
  • 渝视频|
  • 区县|
  • 视觉重庆|
  • 乡村振兴|
  • 成渝|
  • 智慧|
  • 开放|
  • 更多+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助力建设西部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全市教育系统打造各类平台引才聚才
    重庆日报 李志峰
    时间:2023-12-11 06:37

    开栏语

    近年来,我市围绕加快建设西部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加强教育、科技、经信、卫健、国资等各方面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成效。

    12月16日—17日,重庆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召开,重庆日报从今日起推出“聚焦重庆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专栏,敬请关注。

    连日来,在渝高校的“朋友圈”频频传来好消息——

    11月22日,2023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正式揭晓,重庆大学刘汉龙、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吴玉章新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在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最新结果中,我市A类学科实现倍增,A+学科实现了历史性实破;

    不仅如此,截至今年12月,在渝高校新增4个学科进入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学科前1,达到6个;新增16个学科进入ESI学科前1%,达到69个,增幅历年最大。

    一年来,全市教育系统加快实施科技创新和人才强市首位战略,完善高校人才发展政策措施,加大人才培养投入力度,着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高校人才队伍,为建设西部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贡献了教育智慧。

    具体而言,完善高校人才发展政策措施,是我市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迈出的第一步。今年,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会同相关部门印发《进一步优化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队伍支持措施》,在大力延揽战略科学家和领军人才、集聚海内外博士来渝创新创业、深化产教融合培养卓越工程师、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聚焦重大需求建设创新团队、优化专业技术岗位结构等方面,提出了10条硬核举措。

    此外,全市上下充分发挥平台聚才、以才引才、以会引才以及联合引才、共同用才的作用。

    重庆大学在人才引进中突出“高精尖缺”导向,下大力气引进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优秀拔尖人才和人才团队;重庆理工大学出台《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按照“一事一议,一人一策”重点引进顶尖人才、领军人才和杰出人才;在重庆医科大学,学校专门设立人才引进“伯乐奖”,对为学校人才引进工作作出直接或关键贡献的集体和个人进行奖励与表彰,极大地激发了引进集聚人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除了引进“人才活水”,实施“引育留用”政策,我市还打造各类平台引才聚才。“十三五”期间,我市累计投入40余亿元支持高校“双一流”建设。截至目前,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302个,我市高校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四新”建设走在全国前列。2023年新获批教育部科研创新平台10个,实现我市高校的历史性突破。

    2023年,除新增院士外,在渝高校新入选了一大批国家级高层次人才,新增全国学科领军人才培养对象30人、全国职业学校名校长培养对象3人,共引进青年博士995人。

    “下一步,我们还将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健全人才引进体系,优化人才激励体系、夯实人才发展平台体系。”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编辑:李平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