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精选|
  • 重庆|
  • 深读|
  • 锐评|
  • 渝视频|
  • 区县|
  • 视觉重庆|
  • 乡村振兴|
  • 成渝|
  • 智慧|
  • 开放|
  • 更多+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北碚区15个公路驿站盘活乡村闲散资源
    重庆日报 左黎韵
    时间:2023-12-11 06:38

    重庆日报讯 (记者 左黎韵)12月7日,记者从北碚区获悉,今年以来,北碚区利用农村道路沿线的闲散用地,推动建设了一批公路驿站,串连起沿途景区、乡镇、农家乐,延长游客停留时间,以“路衍经济”破解乡村产业发展瓶颈。

    从国道G351驶入水土街道屋基村,一眼就能看到矗立路旁的水土拾影餐吧,7日午后,游客三三两两地坐在餐吧阳台,享受冬日暖阳。

    拾影餐吧紧邻河溪大桥,原本是一处废弃的采石场。以前,沿河一带到处是深坑边坡和裸露的土石。“植被遭到破坏后,不仅影响美观,而且遇上极端天气,极易出现山石滑落或滑坡,存在安全隐患。”屋基村党总支书记田健说。

    今年,北碚区启动G351水土至黄桷段路面改造养护工程,对废弃的采石场施行生态修复。在项目推进中,他们投入大量资金,拆除了河岸边乱搭乱建的彩钢棚,运来耕作土对裸露的山石进行覆土回填,又在修复地里放置营养包,撒播草籽,栽种了近千棵景观树。修复后的采石场青山环绕、鸟语花香,变成滨江秀带。

    为了让生态资源发挥更多经济效益,北碚区打破固有思维,整合市区两级资源,在采石场周围打造了多功能“公路驿站”,配置了停车位、观景台、新能源充电桩等设施,留住过路的游客、车辆。

    今年10月,水土街道又对采石场内的农房进行改造,交由屋基村进行招商引资,采取“公司+村集体”的模式打造了水土拾影餐吧,带动餐饮、旅游消费。“引入社会资本后,我们盘活了公路沿线的闲置资产,餐吧开业以来,已为村集体经济创收约40万元。”田健说。

    在第二批主题教育中,北碚区结合查摆出来的乡村产业发展难点,积极探索“美丽公路+”模式,在一批“产业路”“旅游路”沿线,共打造了15个公路驿站,修建了约7300米的人行步道和景观花池,还原沿线公路景观的自然美、生态美,做好“城乡融合”文章。

    编辑:李平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