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北纬29°,东经106°——重庆,天气晴朗、西南风起。
9点过,2024重庆国际马拉松赛的第一个冠军诞生了。来自肯尼亚的Josphat Kiptoo Boit,凭借2小时7分52秒的成绩,荣登全马男子组冠军宝座,打破了重马赛事纪录。
今天的南滨路、巴滨路,一支阳光和内啡肽的交响曲响彻江岸。来自全球26个国家的3万余名选手,迎着春天的朝霞,开启了一场关于挑战和超越的旅途。这其中,有黑皮肤的顶尖选手,有操着方言的普通爱好者,还有在引导下大步前进的盲人跑友……
跑步的人各有不同,奔驰的神情却那么相似:坚毅、专注、自信、快乐。
今天,他们是重庆最美的风景线,阳光有多炽热,跑者的活力就有多滚烫。生命,总是因运动而鲜活;城市,总能因体育而蓬勃。大型国际体育赛事,是一座城市流动的精神地标。一个又一个突破自己的念头,激发了人的毅力,也汇聚起城的动力。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你看,奔跑的人多么心无旁骛、目标明确。
当我们谈体育,要谈培育体魄,更要谈塑造人格。作家村上春树就是一名跑步爱好者。他在《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一书中介绍,写作和长跑互为比喻,可以互相借鉴,都需要专注、忍耐,都需要心无杂念。
笔者想起一段自己的经历,高考那年,一位热爱跑步的家人送给我一枚马拉松奖牌。那时,她对我说,“高考就像马拉松,希望你也能忍受孤独、耐住寂寞,给自己跑一枚勋章出来。”如今想来,人生何尝不是跑马,勇敢坚持的人才能抵达心中的远方,见证更好的自己。
一路相伴的阳光是金色的,梦想也是。你看,不是只有奖牌才值得瞩目,奋斗本身已然够美。
健全的我们,或许无法想象在黑暗中奔跑的感受。时间倒回496天前,重庆高科体育场,盲人战队首次集结。一根陪跑绳,一头是志愿者、一头是视障跑者。从只能跑几百米,到站上马拉松跑道,盲人“追光”要比常人付出更多艰辛,但跑着跑着,他们就成了光。
为什么人类如此热衷于体育竞技?因为,为了梦想突破藩篱,是生而为人的一种荣光。跑道上、赛场内,这平凡的一天里,奋斗的不凡故事在几个钟头里具象地铺展。即使只是旁观者,也为那些洒落的汗水而激动,也为那些拼搏的姿态而喝彩。
当你我关注这场赛事,我们就已成为它的一环。城市从不沉默,它有它和人对话的方法。
它用管理和服务,对天南海北的跑者说,“请放心”。
在数万选手角逐体能和耐力的同时,重庆市民为这场赛事让行,交通管理人员严阵以待维护赛事秩序,公交车驾驶员、高校学子等群体加入志愿者队伍……重马,以一座城的名义,守护这场奔跑的安全、品质、专业。
它用融合与迭代,对远道而来的客人说,“请深游”。
十余年来,重马已蜕变为一个文体旅融合大IP。21日,重马国际消费节率先起跑,从旅游购物、社交娱乐等维度拓展重马内涵;同天,2024成渝体育产业联盟暨第六届重庆“体博会”开幕,川渝携手集结众多品牌,联袂呈现国际体育消费盛典。
▲2024重庆马拉松比赛正式起跑。华龙网记者 石涛 摄
在现场直播里,听到主播说了这样一句话:“周日的早晨八点半,没想到有这么多市民来支持。”这就是重庆市民与重马的对话方式——今天很热,但我愿意来赛道边为你加油;你们很棒,和春朝的阳光一样鲜活。
长江河畔的奔跑还在继续,春天的交响曲昂扬向前。重马,是酣畅的国际赛事,也是盛大的体育节庆。此刻,向每一位斩获桂冠的胜者致贺,向每一位挑战自我的跑者致敬,向每一位让出道路的市民致谢。愿一春一度的重庆马拉松,成为我们共同的记忆与热爱。
编辑:张燕 主编:单士兵 审核:臧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