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精选|
  • 重庆|
  • 深读|
  • 观点|
  • 渝视频|
  • 区县|
  • 视觉重庆|
  • 乡村振兴|
  • 成渝|
  • 智慧|
  • 开放|
  • 更多+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重庆瞭望 | 领导干部要好好说话
    新重庆-重庆日报
    时间:2024-05-10 07:52

    话风也是作风,领导干部如何说话,体现的是个人修养和政治素养。近年来,一些领导干部语出惊人,说出了诸如“我不懂法”“滚出去”“刑事他”等不当言论,严重伤害了群众感情,人为制造了干群矛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会说话是表象,本质还是严重疏离群众,或是目中无人,对群众缺乏感情;或是身无才干,做工作缺乏底蕴;或是手脚不净,形象不好,在人前缺乏正气。

    人人都有“摄像机”的网络时代,领导干部如何会说话,说该说的话、说能说的话,让群众相信你、跟你走,已成为一门“必修课”。

    ▲被网友称为“云浩止耕”的纪云浩。重庆瞭望截图/农视网

    近年来,我国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明显提升。但不可否认,一些领导干部仍然“身在新时代、心在老状态”,不懂得如何与群众沟通,在群众面前不会说话、说不好话。如果对他们进行画像,大致有这几类:

    比如“以权压人”型。前不久,内蒙古开鲁县建华镇要求种植户交“增补承包费”,面对群众质疑,该镇原党委副书记纪云浩态度蛮横,声称“我不懂法”,被网友称为“云浩止耕”。而像副镇长让村民“滚出去”、信访局领导说“警察不打人,养他们干嘛”等,都是拿官帽子摆谱、以官架子压人。

    比如“一万句顶一句”型。官话套话反映出的是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作风,一些领导干部动辄“高度重视”,言则“意义重大”,让群众极为反感。2022年,山西临汾某家医院开会,领导讲话时老是绕弯子,就被现场一名护士怒怼“别那么多废话”。讲话不是说绕口令、不是“报菜名”,没有实在干货,群众自然不会买账。

    比如“已读不回”型。生活中的“已读不回”会影响人际交往,但若领导干部对群众的诉求也“已读不回”,或惜字如金,总是用“正在抓紧落实”“近期将有结果”等话术来敷衍,就会严重影响干群关系。在机关内,还有些干部选择当“沉默的大多数”,不读不回,凡事都闭嘴装糊涂,以不说不错为生存法则。

    比如“舌头打结”型。前些年,东部某省一名厅长深入基层调研,在简单问了群众“家里几口人”“收入怎么样”等几个问题后,竟不知如何继续,最后只能由工作人员来打圆场。当下,一些领导干部汇报工作时口若悬河,但一面对群众就“舌头打结”,究其根本,是作风不实和能力不够,很容易露馅。

    从现实来看,领导干部不会说话呈现多样化的趋势。但不论是祸从口出、沉默是金,还是胸无点墨、装腔作势,归根结底,都是问题在口上、根子在心里。

    初心失守,面对群众“打胡乱说”。言为心声,行为心使。领导干部面对群众时如何说话、说什么话,体现的既是个人修养,也是为民服务的初心。如果面对群众直呼“滚出去”,对记者说脏话,其初心成色如何,已经反映在了话语上。

    疏于学习,胸无点墨说不对头。在基层,一些领导干部疏于学习,胸无点墨,对新事物不了解,导致与群众沟通时满嘴跑火车。有人形容,这类干部讲政策讲不过钉子户、说创新说不过个体户,见到工作“两手一摊”,碰到问题“两眼一黑”,半天说不出一句话。

    困在机关,高谈阔论群众听不懂。2018年,一位扶贫考核人员走进贫困户家中,文绉绉地问“老乡,你享受了住院‘零支付’政策吗”,贫困户听后一脸茫然,好在随行村干部进行了“翻译”——“老辈子,小伙子问你住院掏钱没有哦”。

    俗话说,看菜吃饭,量体裁衣,领导干部说话也要看对象。一些领导干部常年困在机关里不接地气,习惯扛着理论大词、搬着政策概念,却不擅长用小故事诠释大道理,不会把文件用语转化为大白话,导致出现“鸡同鸭讲”的尴尬局面。

    能力偏科,埋头苦干不会说。一些领导干部为人务实、谦虚谨慎、能力过硬,默默干事创业没问题,但与群众沟通却不在行,是典型的能力“偏科”——会做不会说。他们与群众沟通时,或词不达意,或吞吞吐吐,对于这类干部,当然要包容,但也要多多提醒,帮助他们提升与群众沟通的能力,提高为群众办事的效率。

    ▲两江新区金山街道民心佳园夜市,基层干部通过“坝坝会”与群众交流。记者 刘旖旎 摄/视觉重庆

    移动互联网时代,领导干部练就“会说话”的本领,不仅能推动个人工作开展,也能稳固干群关系,走好新时代的赶考路。

    战略上重视,变“默不作声”为“主动出击”。

    如今互联网高度发达,几乎人人都有手机。于是,一些领导干部认为应该远离群众少说话,不然很容易成为舆论焦点,既给单位抹黑,也断送自己的政治前途。

    此种默不作声的陈旧思维,早已过时。早在2005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就曾批评过:“有的同志自嘲:与新社会群体说话,说不上去;与困难群众说话,说不下去;与青年学生说话,说不进去;与老同志说话,给顶了回去。很多场合,我们就是处于这样一种失语状态,怎么能使群众信服呢?”可见,主动出击,练就过硬的说话本领,是时代所需。

    战术上提升,主动充实话语的“武器库”。

    4月20日晚,江苏常州市副市长蒋鹏举在演唱会现场发了一条抖音视频,结果,许多网友在视频下评论厕所太少,蒋鹏举回复“今天(21日)改善”。21日晚,演唱会现场果然增加了多排临时洗手间,此举赢得许多网友称赞。

    当下,网络舆论不断变化,群众诉求日渐多元,领导干部只有深入到群众中去,真实了解群众在想什么、说什么,才能提高沟通效率,让群众听得明白、听着亲切。

    在重庆,“时代楷模”马善祥虽扎根基层30多年,为群众解决了2000多件矛盾纠纷,但他仍然在“说话”上与时俱进,不仅总结归纳出“六步接待法”,也言传身教带出了许多“小马”。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大力整顿“四风”问题,领导干部的话语表达逐渐清新朴实,与群众密切沟通的干部越来越多,不会说、说不好的干部越来越少。而对这少部分领导干部而言,只有不断改进说话的方式,努力提升“会说话”的本领,才能打捞更加多元的民意,提升服务人民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编辑:唐文培     审核:何旭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