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掌故 | 渝北洛碛镇美名远扬的故事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4-09-11 07:10

渝北区洛碛镇,是中国闻名的千年古镇,有二千多年的历史,远在东周列国时称巴子国,辖川东地区。在东晋王朝时,洛碛设“枳县”县城地址,历时200多年,枳县撤销后的洛碛仍属巴郡辖地(秦以后至清时的“巴”,指巴郡,民国以来的“巴”指巴县。)据传宋朝时洛碛又设“乐阳”县址,在今洛碛村廖石塔处,有遗迹可见。相传“乐阳”县城建有五道城门,夜七更时关闭城门,五更后打开城门。旧时无钟表,夜间以人工敲梆的方法,告诉人们时间,同时,在夜间且有兵士巡防。

据查,北宋宣和六年(1124年),金榜状元冯时行,又名冯晋云,官拜宰相。据传他在幼时曾在洛碛隆福寺读过诗书,衣锦还乡后,在洛碛上码头城门进百米左手倒拐处修有“文昌宫”,又称“文庙”,成为洛碛古建筑“九宫十八庙”的九宫之一。冯状元还在长江边上去一百米进洛碛老十字街城门牌坊上亲笔横写“晋云故里”四个大字,离现在近千年。同时,江北县(今渝北区)也就在那时新建县城而分治了。

据洛碛地名考证:洛碛,顾名思义,是“水”和“石”的总称,地处长江上游区域,江滨北侧有数万平米的鹅卵石大坝,隔江与巴南区麻柳嘴相望,逆水约60公里是重庆,顺江而下约30公里是古城长寿。洛碛镇古时为枳县治所,有移民来此视为乐土,又因江滨有沙石积成碛宝坝两个,取名乐碛。南宋绍兴十四年,由洛碛出去的状元冯时行因在万州被罢官削职,一气之下将原籍“乐碛”改为“落碛”,后演变为洛碛,直到现在仍用此名。从清乾隆时起,洛碛置镇也沿袭至今。

由于洛碛建有九宫十八庙,十个祠堂管所,与当时丰都“鬼城”齐名。在重庆作为陪都时期,除设有江北县立乐碛国民中心小学外,先后有国立女子师范学校、适商职业学校、互惠中学初中班从南京迁入洛碛。1947年,江北县立女子中学校也迁入洛碛。加之洛碛榨菜远销海内外。于是洛碛美名远扬。

原标题:地名故事|洛碛镇美名远扬的故事

来源: 渝北民政微信公众号  
编辑: 詹米璐   主编:胡东强      审核: 王成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