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聊渝精彩丨开放的纳凉区,城市的“温度”
2024-07-17 08:57
摆摆龙门阵,聊聊新重庆。
“是时三伏天,天气热如汤。”7月15日,全国各地正式进入三伏天,相信大家这几天已经感受到了酷暑的滚滚热浪。
但重庆,不只有“热度”,也有宠你的“温度”。
你家门口的轨道站,就可以去乘凉!今年,重庆轨道交通已陆续开放了140个车站纳凉区,送出夏日专属的“宠粉”福利。
其实,开放轨道纳凉区,重庆已坚持了多年。这些纳凉区除了摆放凳子、椅子等外,还准备了藿香正气水、清凉油等防暑降温用品,主打一个“贴心”!
摇着蒲扇、喝着凉茶、摆龙门阵,市民们纷纷开启家门口的“避暑模式”。
利用公共空间开放纳凉点,重庆不止轨道交通。
一到夏天,有着山城独特印记的防空洞,也是重庆人钟爱的纳凉场所。并且重庆的防空洞还能“七十二变”,集书店、酒吧、驿站等多种形态,可以满足不同市民的休闲需求。
同时,重庆街头的劳动者港湾,也可为环卫工人、快递小哥等户外工作者提供避暑、休息、就餐等服务,为广大户外工作者以及市民群众带来一缕清凉。
城市公共区域里的“宠爱”举措,看似小事,其实背后有“大文章”。
充分利用公共资源,在不影响正常秩序的前提下接纳乘凉者,为市民撑起更多“凉伞”,彰显的是城市的度量和情怀,也考验着城市的服务能力。
在重庆,类似开放纳凉点的暖心举措,还有很多。比如,为了方便菜农进城,开设“背篓专线”;为了让你爬坡上坎时省脚省力,开通“半山小巴”;为了让你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幸福“食”光,社区食堂遍地开花……重庆一直用细节温暖着我们。
这就是山城重庆独有的态度和温度!这样的城市,你爱不爱?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