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池县全力推进农业强县建设,交出乡村振兴高分答卷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4-09-12 14:24

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征途中,岳池县以“1234”工作主线为引领,精准部署全年“三农”领域重点工作,持续推进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跨越,交出一份乡村振兴高分答卷。

做优农产业,“金土地”上增产又增收

岳池黄龙贡米是川内四大名米之一。眼下正值黄龙贡米丰收季,黄龙乡樟木桥村的稻田里金黄一片,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岳池黄龙贡米核心种植基地

据岳池县黄龙乡党委副书记、乡长郑力元介绍,黄龙贡米目前的核心区已达500亩,拓展区2000亩,辐射区扩展至2500亩。同时,在广安市农科院的指导下,他们成功遴选出新的“贡米王”,亩产突破1000斤大关,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了“岳池黄龙贡米”地理标志品牌价值。

▲岳池县粮油现代农业园区

与此同时,岳池县粮油现代农业园区也是一片丰收的场景。该园区核心区水稻种植面积达4000亩,预计总产量可达2400吨。园区内全面推行全程机械化作业模式,收割机与烘干机组协同作业,日烘干量高达300余吨,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

据悉,2024年,岳池县水稻生产规模经营主体增至300余家,全县水稻种植面积近60万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提升至68.9%,“千年银岳池”的金字招牌更加闪亮。

▲岳池县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已提升至68.9%

为确保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岳池县严格落实“县-乡-村-组”四级责任体系,并组建了“6+27”科技服务队,持续推动30万亩优质粮油产业带建设。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优质粮油示范基地7个,千亩粮油高产示范片和百亩示范片各18个,优质粮油产业带覆盖面积达30万亩,同时建成优质蔬菜产业基地11万亩、特色中药材基地10万亩。

为让乡村振兴的成果更多惠及群众,岳池县坚持引进培育和提质增效并重,大力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种养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强服务和带动小农户能力。比如位于花园镇的博森庄园,不仅从事葡萄种植,还大力发展生态观光旅游和水果深加工产业,企业产值稳步提升。

加强建设治理,点亮和美乡村新面貌

乡村建设与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岳池县积极推进“和美乡村”重点项目建设,实施“五类农房”改造提升工程,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覆盖率达100%,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7.2%。

▲岳池和美乡村风貌

裕民镇向家坪村作为示范村,通过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村新增排水管网5公里,改造农户卫生厕所50座,清理整修各类沟渠10公里,村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覆盖率达90%,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同时,该村还创新开展乡风文明“一榜两评”评选活动,建立积分超市等激励机制,引导村民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文明乡风蔚然成风。

岳池县还积极探索“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的智慧乡村治理模式,全县455个村(社区)全面入驻“川善治”平台,入驻村民超过193500人。该平台不仅为村民提供了反映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便捷渠道,还促进了农副产品线上销售等经济活动的发展。酉溪镇佳和社区居民罗先生表示:“‘川善治’平台让我们办事更方便了,还能在线上销售土特产,真正实现了家门口的增收。”

接下来,岳池县将继续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为统领,聚焦粮食安全、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城乡融合发展等关键领域,促进乡村产业体系升级、农业生产基础提质、农民增收工作升位,推进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

( 郑仁平 王芳 岳池融媒体中心供图)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冯超   主编:胡东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