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甲板、探舰舱……青少年沉浸式体验“珠海舰”的魅力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杨铌紫

2025-04-21 17:32

“166号导弹驱逐舰,代号‘珠海舰’,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代导弹驱逐舰,全长132米,曾为捍卫祖国海疆立下赫赫战功!”在人民海军成立76周年之际,4月20日,由团南川区委、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区青少年宫联合组织的“行走的思政课”——“追寻深蓝足迹·致敬人民海军”青少年国防教育研学实践活动在166舰上生动开展。30余名青少年登上这艘“海上钢铁长城”,在沉浸式体验中触摸强军脉搏,感悟深蓝情怀。

全长132米的舰体化作立体教科书,孩子们怀着满腔热血登上166军舰,依次有序地参观了军舰的主甲板、舰炮、驾驶舱等战位。“原来舰艇的‘大脑’是作战指挥中心,‘眼睛’是雷达系统,‘心脏’是动力舱!”学生胡宇佳在航海仪器前驻足,仔细记录讲解员提到的每一个知识点。当听到“主炮射击时震波能让甲板剧烈颤动”“声呐兵要靠耳朵辨别数十种海洋噪音”时,孩子们发出阵阵惊呼。

最让孩子们震撼的是生活区——不足1.5米的狭窄舱床、需要侧身通过的防水门、24小时轰鸣的机舱环境。“解放军叔叔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守护万家灯火!”学生梁俊豪摸着舱床感慨道。

在166舰陈列馆,一场别开生面的“甲板课堂”正在举行。海军退役老兵向祖兵向孩子们讲述自己在军舰上服役的亲身经历,将专业术语转化为生动故事:主炮齐射时的震波、潜艇潜航时的战术机动、舰机协同的作战配合……配合着舰上实物展示,抽象的海防知识化作孩子们眼中闪烁的光芒。当他展示自己服役时的护航日记,现场响起阵阵惊叹。

“此次活动通过‘实地参观+老兵讲述+互动体验’三维模式,让青少年在触摸舰艇钢甲的温度中,理解‘岁月静好背后是有人在负重前行’的深刻含义。”南川区青少年宫负责人任登科表示,将持续开展此类“有温度、有情怀”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通过常态化、沉浸式的国防教育体验,让强国强军的种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刘一叶   审核: 余虎 主编:付爱农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