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方大重庆航空城“双翼齐飞”:发动机维修基地投产、飞机维修拆解基地启用
2025-04-25 09:39
▲2025年4月22日,瑞航(重庆)航空发动机维修有限公司,维修工程师团队正在外籍专家带领下,进行飞机发动机维修教培。记者 崔力 摄
经过一年多的建设,方大重庆航空城已取得重大突破。近日,国内领先的航空发动机维修基地和规模化的飞机维修拆解基地两个航空产业项目的正式启动运营,标志着重庆在航空全产业链关键环节实现“零的突破”,也为西部地区航空产业升级注入强劲动能。
据悉,作为重庆首个航空发动机维修基地,瑞航(重庆)发动机维修有限公司已获GE公司5个型号发动机维修授权,填补了西南地区高端发动机自主维修技术空白。目前,基地一期利旧改造工程已建设完毕,首台CFM56-7B发动机维修订单计划于2025年二季度完成维修交付。
▲4月22日,瑞航(重庆)航空发动机维修有限公司,工人们正在调试发动机维修工作站设备。记者 崔力 摄
▲4月22日,瑞航(重庆)航空发动机维修有限公司,维修工程师团队正在外籍专家带领下,进行飞机发动机维修教培。记者 崔力 摄
在重庆江北机场海航E2机库内,方大重庆航空城首架B737-800飞机的拆解工作已正式启动,拆卸下的发动机、起落架等部件经严格检测符合适航标准后将作为航材循环利用。执行该工作的海航技术(重庆)有限责任公司于2025年3月获145维修许可证。飞机拆解项目2025年内计划完成2架飞机的拆解工作并实现航空资源循环产业的投产及盈利。项目规划未来五年打造6—8条多机型拆解生产线,年拆解产能96架,并配套全国领先的航空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区域二手航材交易中心等,成为航材战略储备和促进民航循环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4月22日,重庆江北国际机场E2机库,海航技术(重庆)有限责任公司的技术人员正在拆解飞机。记者 崔力 摄
▲4月22日,重庆江北国际机场E2机库,海航技术(重庆)有限责任公司的技术人员正在拆解飞机发动机。记者 崔力 摄
▲4月22日,重庆江北国际机场E2机库,海航技术(重庆)有限责任公司的技术人员正在拆解飞机。记者 崔力 摄
▲4月22日,重庆江北国际机场E2机库,海航技术(重庆)有限责任公司的技术人员正在拆解飞机。记者 崔力 摄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