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进三回|这位四川的产业村支书为潼南花岩社区引来百万订单
2025-04-24 19:11
4月18日下午,艳阳高照,潼南区花岩镇花岩社区的温度已超过30℃。
四川省遂宁市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罗梨宾驾驶着汽车,从遂宁出发驶向花岩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他此行的目的是充当“临时快递员”,将花岩社区生产的红薯粉条给四川遂宁的客户运过去,搬运红薯粉条期间,他还不时和一旁的社区党支部书记吴玉明交流最近社区里梨树生长状况。
▲2025年4月18日,潼南区花岩镇花岩社区,罗梨宾(右)和村民交流果树养护。首席记者 龙帆 摄
短短几分钟搬运过程中,陆续有过路的村民围了上来。“罗支书,我们的果树开始出果了,你帮我们到地里看看化肥该怎么用?”“罗支书,枇杷春管有哪些要注意?”……罗梨宾一一作答,对各家果园的情况如数家珍,俨然成了“村里人”。
2023年,潼南区为破解乡村产业发展技术人才供给不足、科技服务力量薄弱等问题,从市内外高校、研究所等选聘了30名人才担任首批产业村支书(主任),罗梨宾就是首批聘任的产业村支书之一。
两年来,罗梨宾利用遂潼两地地缘相亲的优势,为社区的花果、土特产销售牵线搭桥,为当地带来上百万元文旅和土特产订单。
社区的红薯粉条在遂宁有了回头客
2023年9月,作为潼南区首批产业村支书,罗梨宾第一次来到了花岩社区。
“我在大学学习的是植保专业,毕业后也一直从事植保工作,之所以主动报名担任潼南区‘产业村支书’,一是因为距离近,二是因为自己出身农家,想为乡村振兴尽一份力。”罗梨宾来到花岩社区后,了解到当地以梨、枇杷等水果种植为主,他首先想到的就是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帮村民提升水果品质。
罗梨宾先是对当地果园的土地进行了“体检”,并建议农户使用新型肥料;然后他又走访了果树种植大户,向他们推荐了防治梨树病虫害的最佳时段和方式……一番忙碌下来,却收效甚微。
“果农们不愿随意改变种植习惯,有些农户觉得我是徒有虚名,根本不懂果树种植。”罗梨宾知道这只是表面原因,村民们不信任他的深层的原因是“产业村支书”每年只要求实际驻村15天,不少村民认为他只是来“镀金”,不是诚心帮忙。
一次与花岩社区党支部书记吴玉明的谈话,为罗梨宾的工作打开了局面。
花岩社区有数十年的红薯种植传统,手工红薯粉条一度在当地很有销路。然而,近年来由于社区村民家家户户外出务工,红薯在花岩社区几乎绝迹。吴玉明担任花岩社区党支部书记后,不忍心手工红薯粉条技艺就此失传,便组织村民共建社区集体经济联合社。在联合社的带动下,花岩社区又重新种起了红薯,手工红薯粉条作坊也开了起来。
罗梨宾想,何不把社区的土特产推销到遂宁?
▲2025年4月18日,潼南区花岩镇花岩社区,罗梨宾(左)充当“临时快递员”,将花岩社区生产的红薯粉条给四川遂宁的客户。首席记者 龙帆
说干就干,罗梨宾先是通过微信朋友圈、短视频向亲朋好友推介,又走访了遂宁当地的商贩、商超,成功拿到了首批订单。很快,首批手工红薯粉条就由罗梨宾“专送”到了遂宁客户手中,这批手工粉条在遂宁当地一炮而红,赢得一批回头客,仅一个月,罗梨宾就收到了上万元的预订订单。
销量增加,村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村民李尤庆原本只种植了2亩红薯,他又拓出8亩地种红薯,还发动家人一道制作红薯粉条,仅这一项,每年就为他增收3万余元。
花岩社区的红薯粉条价格也水涨船高,经济联合社以高出市场价1元的价格收购村民的红薯和红薯制品,还顺势推出了“花岩老粉匠”品牌,当地红薯粉条价格上涨至20元/斤,带动50余户农户增收。
文旅活动为社区引来百万文旅订单
土特产卖出去了,村民也逐渐信任了这位“外地支书”。除了向他请教植保知识,社区里还有不少经营民宿和农家乐的村民也找他出主意。
一次,花岩社区红太阳农家乐老板赵见鸿问他:“罗支书,我们社区有梨花、水果等资源,以往也在办梨花节、采摘节,可村民的水果还是卖不脱,你能给想想办法吗?”
文旅运营,罗梨宾“外行”,但他并没有一口拒绝。
“我将花岩社区历届赏花节、采摘节的活动资料拿去请教遂宁市农业农村局相关专家后,发现社区活动虽多,却缺乏宣传,内容也大同小异,很难带动普通农户销售。” 罗梨宾决定从丰富活动形式入手。
2024年3月,恰逢花岩社区一年一度的梨花文化节,罗梨宾从遂宁邀请了一批网红摄影爱好者,让他们走进普通农户的果园拍摄短视频、摄影作品。“淳朴的乡村生活和田园风光吸引了一批遂宁的游客前来打卡,仅仅梨花节就有上千人次!”罗梨宾回忆。
有了成功经验,罗梨宾又趁热打铁——他了解到赵见鸿将自家农家乐拓建了一处乡村舞台供游客使用,还举办了几场小型歌唱比赛,便建议赵见鸿将比赛拓展至遂宁,打造“乡村歌手比赛”。
赵见鸿听了罗梨宾的建议有些担忧:“一个农家乐办歌手大赛合适吗?能吸引人来吗?”
罗梨宾拍着胸脯保证:“赵老板,你只管发‘英雄帖’,我保证让比赛热热闹闹的!”
很快,花岩社区要办不限年龄、不设门槛的“乡村歌手比赛”的消息正式发布,罗梨宾铆足了劲在遂宁宣传这场比赛。
“一开始我预计能有十多人报名,最后报名人数达到了上百人。”赵见鸿说,首场比赛便吸引了十里八乡上千村民观赛,最后他们进行了十余场比赛才最终决出冠军,每场比赛都有上千名“铁杆粉丝”关注。
这场比赛还在花岩社区形成了一支由潼南、遂宁两地百余名文艺爱好者组成的志愿演出队伍,在赵见鸿的带领下,演出队伍开始每个月在潼南、遂宁各乡镇志愿演出,宣传花岩社区梨花文化、水果特产。
花岩社区的游客数量、土特产销量节节攀升——2024年花岩水果采摘节期间,吸引了遂宁等周边地区游客2000余人次,带动当地餐饮、农产品实现销售收入200万余元。
至此,罗梨宾在花岩社区的身份也发生了变化——从当初村民不信任的“外来支书”,成了社区发展不可或缺“村里人”。
推广科学种植 用水果品质留下游客
春去秋来,罗梨宾已在花岩社区扎根近两年。
从四川遂宁到潼南花岩社区的路程为50公里,这两年,罗梨宾在这条道路上往返数十趟,亲眼见证到花岩社区的遂宁游客越来越多。
罗梨宾心里清楚,花岩社区最大的优势是水果资源,提升水果的品质,才能留住这些游客。
最初来到花岩社区时,罗梨宾发现农户汪昌菊家中梨树叶子泛黄,他初步判断是其大量使用氮肥,引起土壤板结,影响了果树对铁元素吸收,导致树叶泛黄,但这一判断却引来围观农户的哄笑:“我的果树曾经叶子泛黄,就是使用速效氮肥料才解决的,你分明就是乱说!”
罗梨宾听了也不恼,而是选择用“疗效”说话,他向汪昌菊推荐了补充铁元素的肥料,并在梨食心虫防护时段驻地指导汪昌菊的果园使用低毒、高效的药剂,一年下来,汪昌菊的40多亩梨树亩均产量提升了30余斤,病虫蛀果率也远低于其他农户。
见到了实打实的效果,花岩社区水果种植大户逐渐认可了罗梨宾的科学种植技术。
随着梨花节、采摘节客流量逐渐增加,花岩社区水果种植大户纷纷找到罗梨宾,请他到地里“号脉问诊”。
“老李,你这果园土地偏碱性,需要施有机肥改善。”“张嬢嬢,梨食心虫打药防护要选好时间,你不能等虫蛀了才打药。”……
每到果树管护关键时节,花岩社区果园中,总能看到罗梨宾的身影。“和乡亲们把水果管护好,游客吃得放心,才能变成回头客。”罗梨宾说。
4月18日下午,罗梨宾驾车带上遂宁顾客所需的花岩手工红薯粉条,匆匆从潼南出发往回赶。同一时刻,潼南大地上,还有今年新上任28位的产业村支书(主任)和罗梨宾一样,正奔走在田间地头……
【相关新闻】
数读我市乡村人才振兴工作亮点
1、 我市已累计培育高素质农民30万人
2、 我市已培育“头雁”800名,到2027年,我市将培育“头雁”2000名
3、 我市已培育7个乡村振兴领域劳务品牌,带动近80万名农民稳岗就业
4、 我市共选派了6800多名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
5、2024年,我市全年新增引育人才6万余名,劳务经纪人新增1.2万人,为乡镇事业单位引进急需人才5800余人。
数据来源:市农业农村委(截至2025年1月)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