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书评大赛㉗|《面纱》:人性迷宫里的成长突围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陈姿颖

2025-04-25 10:07

作品简介:

《面纱》是英国作家威廉·萨默塞特·毛姆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25年。小说以女主角凯蒂的视角出发,围绕家庭、爱情、婚姻与自我价值展开叙述。故事发生在上世纪20年代,容貌娇美但爱慕虚荣的英国女子凯蒂,在即将变成一位嫁不出去的“老姑娘”之前,匆匆接受了生性孤僻但相知甚少的细菌学家瓦尔特的求婚。而无趣的丈夫逐渐让凯蒂对婚后生活产生厌倦,开始有了婚外恋。面对不忠的妻子,瓦尔特决定举家前往霍乱横行的流放之地,决心与妻子同归于尽。而在爱情、背叛与死亡的漩涡中挣扎的凯蒂,却逐渐揭开了生活的面纱,寻回新的人生价值……

作为历史上第一位为毛姆写传的人,美国传记作家特德·摩根这样总结毛姆的一生:“一个放荡不羁的巴黎浪子,一个成功的伦敦西区戏剧家,一个英国社会名流,一个一战时期在弗兰德斯前线的救护车驾驶员,一个潜入俄国工作的英国间谍,一个同性恋者,一个跟别人妻子私通的丈夫……”不得不说,毛姆对于笔下的角色在人物塑造上无异于更像是一种新的自我叙事方式。

人们喜爱他,常常不是因为那些充满戏剧化的故事梗概,而是他平实笔触下的挣扎与欲望能触碰到人心中的痛点,以及讥讽与刻薄的对白怎样畅快淋漓地宣泄心中的郁结。毛姆的作品虽极具争议,但不可否认,他从不避讳人性中复杂软弱的一面,他擅长对人性的窥探从而揭开文明下的虚伪与浅薄。无论是《刀锋》中虚荣风雅的艾略特,《寻欢作乐》里风流纯真的罗茜,还是《人性的枷锁》里自卑执着的菲利普,亦或是本书中将提到的浅薄与坚毅并存的凯蒂,瓦尔特冠以爱之名的鄙夷与偏见,都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哪怕她们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正面角色”。正如他在《月亮和六便士》里写道:“那时我还年轻,我不知道真挚含有多少做作,高尚中蕴藏着多少卑鄙。或者,即使在邪恶里也找得到美德。”他爱他笔下的每一个“二流货色”,如同接受自己在众评论家口中所述,是个“二流作家”。

全书备受争议的隐喻,无疑是在流放之地死成了一个意外的瓦尔特,她虔诚地乞求他宽恕,他却留下最后一句“死的却是狗”。

这句话出自戈德史密斯的诗《挽歌》,大意是,“一个好心人在城里领养了一只狗,起初人和狗相处融洽,但有一天二者结下怨仇,狗发了疯病将人咬伤。大家预料被咬的人将会死去,但是人活了过来,最终死去的却是狗。”

瓦尔特起初自诩是那个收留了“狗”的好心的“人”。直到意外发现了妻子凯蒂与查理的私情,心灰意冷,人与狗便结下冤仇,决心带上这位不忠的妻子去往瘟疫肆虐之地湄潭府,流放他愤怒挣扎的心。如此,他对妻子凯蒂说“我对你根本没抱幻想,我知道你愚蠢、轻佻、头脑空虚,然而我爱你。”此时,瓦尔特是高尚的人,凯蒂是虚伪的狗。

意外的是,凯蒂却在这里被死亡笼罩着,危机四伏的绝望之地毫发无伤。修女们高尚的品质与其无私的奉献,像一道伟大而圣洁的光,穿透凯蒂内心的黑暗,一点点剥脱掉她虚荣的外衣,终使她望见了“大海”与“圣洁”,义无反顾地朝着一块神秘的精神国度行进了。而善人瓦尔特终却被自己的爱与仇恨反噬,死成了一个凄凉度夜的意外。瓦尔特临死之际,“他的灵魂变成了一只振翅的飞蛾,两只翅膀因为载满怨恨而沉重不堪。”凯蒂忏悔、哭诉恳求期许能够得到他原谅,全然不是为自己考虑,而是祈祷能让他心平气和地瞑目。瓦尔特这才明白,自己才是那只发了疯的狗……死的却是狗。

我想指出的是,初读本书时我近乎庸俗地以为,当凯蒂开始重新审视这个曾被自己漠视的丈夫时,结局又是一场“迷途知返”大团圆式的爱情盛宴。但事实上,直到瓦尔特死去,凯蒂也没有爱上这位人格高尚光芒万丈的卑微绅士。瓦尔特至死,也没能盼回凯蒂的半点回目与怜爱。甚至在小说结尾,毛姆交代了自私虚伪的查理依旧过着他那看似风光却道德败坏的生活,没有得到任何的惩罚或改变,这恰恰与德才兼备但却终活在仇恨里的瓦尔特之死形成鲜明对比。在我看来,这种“烂透了”的结尾,恰是毛姆的妙,毫不避讳地触及人性的痛点,但显然不是为了宣扬和鼓吹邪恶,而是告诉我们勇敢地望向远处,不是为了任何人的回目。

在毛姆的小说中,我们既看得到现实与阶级,人性与道德,看得到对生命的探索与自我救赎,也看得到千千万万个贪欲的缩影。正如我在开篇所述,充满戏剧化的故事梗概和人性之弱势的表征,往往并不是毛姆的书的最大卖点,从矛盾的人性中窥见成长,从缺憾中窥见坚韧与勇气,就像那些从混凝土缝隙生长出来的矛盾的根系,实现真正的自我突破才是终极目的。

(作者为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刘一叶   审核: 吴国红 主编:聂晶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