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书香”女职工示范阅读活动来了,听重庆大学教授品读古人家书→
2025-04-23 11:30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一场弥散着“玫瑰书香”的女职工示范阅读活动,于4月22日下午在南岸区龙门浩老街拾己书局举行。重庆大学博雅学院教授万曼璐为现场书友们带来了“品读古人家书,破译亲情密码”的主题分享。
▲活动现场。记者 聂晶 摄
这场“书香润初心 春光启新程”2025年“玫瑰书香”女职工示范阅读活动,由重庆市教科文卫体工会主办。个子小巧、声音温柔的万曼璐(《千古家书》作者),是复旦大学文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汉语言文字学、文献学等,曾两次登上央视品牌栏目《百家讲坛》。
2025年世界读书日的主题是“阅读:通往未来的桥梁”,在这一主题的指引下,分享这本《千古家书》既能从一封封饱含深情与智慧的家书中回望历史,又能在阅读的桥梁上跨越古今,驶向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
▲万曼璐正在分享《千古家书》。记者 聂晶 摄
由于长期从事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与教学,万曼璐得以阅读许多古人的家书。“提到‘家书’,我们总会首先想到家风、家训,这固然是家书中留存的古人智慧,却往往不太容易被人吸收。”万曼璐说,“面对古人的家书,我更愿意用‘理解’的方式体悟作者的处境,感受家书背后细腻而复杂的情绪。”她说,当真正深入历史情境,就能够理解千年前的家书作者面对教育、爱情这类亘古未变的话题时,有哪些思考,又如何在个人情感、家国大义之间周旋抉择。
万曼璐所著《千古家书》一书的最后一章是梁启超的家书。这位近代思想巨匠在给自己孩子的信中既有学术指导,又有生活关怀,还有他作为过来人对子女家庭生活经验的指导和建议。他甚至会在信中写出诗一般柔情的话语:“对着月亮想你们。”万曼璐对此评论道:“最伟大的头脑,也有最平凡的情感。”活动现场,在主讲人的带动下,书友们也在古朴的纸质信笺上,给近处或远方的亲人、挚友落笔写下了一封家书,主办方还带领大家体验缝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荣昌夏布的茶垫。
▲书友们现场写下了自己的家书。记者 聂晶 摄
随后,来自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重医附一院、重庆日报报业集团的三位阅读爱好者分别围绕《李清照传》《假如有时光机》《生命的二次生长》等书籍,从不同角度分享了各自的阅读感悟。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