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茶花】张刚|通道二题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张刚

2025-04-16 06:01

初春时节,由琼返渝途中,应当地友人的邀请,我们前往慕名既久却一直未曾前往的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

通道地处湘、桂、黔三省交界处,我的家乡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位于渝、湘、黔三省市结合部,通道“三省汇一城”,秀山“一脚踏三省”,族群构成和地理处所上的相似性,让我自踏上通道土地的那一刻起,心头便有一种亲切温暖的感觉。

当然,缘是天意、分在人为。走马观花两天下来,这片素有“南楚极地、百越襟喉”之称的奇山妙水令我难以忘怀,印象尤深的是她的精髓神韵:古色通道、绿色通道。

古色通道

作为全国侗族聚居的核心地区之一,通道是湖南省成立最早的少数民族自治县,也是闻名遐迩的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国最佳休闲旅游县、中国大学生最喜欢的旅游目的地,悠久的历史积淀了极丰厚的人文底蕴。

阅读通道人文之美这本大书,最接地气的打开方式,应该是沿着山水林田湖溪河之间的百里侗文化长廊,用脚去丈量那28个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如珍珠玛瑙般熠熠生辉的侗族山寨。它们大多背靠青山、面向河溪,前照后靠、取势纳气,游客在体验其原汁原味的生活日常中,能感受这方水土人与天地的能量互动、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领悟到原住民宝贵的精神价值和美好追求。

“饭养身、歌养心”,侗歌唱给世界听。皇都侗文化村上演著名的侗族《梁恋歌》,舞台背景是高低错落的原生态侗寨房舍,演员是勤劳朴实、能歌善舞的侗家儿女,旁边是朴厚沉雄的普修桥和静静流淌的坪坦河。夜幕降临,演出开始,跌宕起伏的剧情,美若天籁的歌声,配合着绚丽梦幻的灯光,令每一位游客于“世界‘侗听’”中如痴如醉、流连忘返。

平日村,架水节融古通今祈盼风调雨顺。身着节日盛装的各民族老少当日不用自来水,而是挑着竹质水桶结队而行,喜气洋洋地去到河滩参加一年一度的架水节仪式。仪式由村寨里德高望重的长者主持,先是新春祈福,敬天敬地敬祖先,然后由长者亲手从河畔丰茂的竹林里砍下三根粗大的楠竹,用于将清冽的山泉引入桶中,然后由男女老少挑回家用,新春的山泉水将护佑侗寨在新的一年里六畜兴旺、五谷丰登。

向晖村,吃会节质朴热烈团圆喜庆。民以食为天,客手挽着手喝转转酒,“歌不断酒不停”“高山流水有知音”,淳朴喜庆的氛围常常使人情不自禁地沉醉其中。

民俗活动亲和山水,文化传承渗入日常,“吃”和“会”之间,“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水乳交融,尽显当地百姓“劳作半忙半闲,生活半丰半俭,喝酒半醉半醒,心境半佛半仙”的有些超然些于物外的人生心态。

时近傍晚,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我们从坪坦村踏上了返回县城的归途。穿过人头攒动、青光鉴人的石板古街,我们如约来到一座古老的风雨廊桥候车,看见河畔一位身着侗族盛装的漂亮姑娘在桥头写生,便主动上前搭起讪来。姑娘是广州美院的教师,服装是她因为喜欢而在街上侗族服装博物馆租来穿的,近几年来,她每年都会独自或结伴来这里写生。趋前细看,她画的是凿榫嵌合的廊桥桥头正在拉家常的三位侗族大娘,那善良的笑脸上,最感人的是清澈干净如孩童一样的目光。哦,对了,只需看那自然平静的眼神一眼,便可知道这百里长廊的各族同胞一定会山河无恙、日月悠长。

绿色通道

初春的午后,通道的乡村无不让人感觉到“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的潮润和舒爽,原因为何?

这是因为通道的绿已弥漫为无所不在的空气,人们在一呼一吸之间,每一个细胞都会自然滤去城市里的焦躁和烦恼,从身体到心灵得到温馨的抚慰。

是的,作为这片奇山妙水最基本的原色,她绿色的本底真是好极了,立体多元、饱满丰盈,无需打扮、仿若天成,随时随地都可素面朝天地做现身说法,向世界讲好深绿通道、生态美好的故事,让天下游客领略她勇冠三湘、誉满中华的全国绿化模范县和生态示范区的迷人风采。

通道全县的森林覆盖率近80%,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例100%,国家气象部门授予其“中国天然氧吧”称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之为“未被污染的神奇绿洲”。

约20年前吧,我有机会去德国培训,参访研习之余,不时会由衷钦羡和感叹阿尔卑斯山下那连绵起伏的森林和清新宜人的空气。如今,当我见识了万佛山百里松涛、莽莽林海的苍茫浩瀚,当我经历了浓荫蔽日、花团锦簇间龙底河大峡谷漂流的惊险震撼,当我感受了丹霞地貌与九龙潭瀑布群落的妙趣天成,当我领略了过恩科亚热带沟谷雨林的奇妙梦幻,两相比较,我认为可谓春兰秋菊、各有千秋,但从总体上说,今日通道的座座山岭、条条溪河,其颜值和气质应当是更胜一筹。

通道的绿色和生态大美还在于其独特的气候和地理环境孕育出的生物多样性,“绿野仙踪”林林总总,令人啧啧称奇。

她拥有维管束植物达246科960属2521种,涵盖多齿红山茶、珍珠花等珍稀物种。拥有陆生脊椎野生动物达369种,包含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等不同种类。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8种、二级保护野生动物108种,还发现侗掌突蟾两栖类动物新种和散生拟锁蝴菌、通道糙孢孔茵2种大型真菌新种,以及雷山琴蛙、黑地舌茵、光柄路边菇、拟胶瑚茵4种湖南省的新记录种。

如诗如画的绿色通道、生态侗乡,是上天钟情于这片土地的自然造化,更是勤劳智慧的侗、汉、苗、瑶等各族人民悉心培育呵护的结果。

尾寨村古雅的广场上,清朝光绪年间由乡民自发投工捐资修建的重阳楼的对面,是底层呈正方形,一至四层檐为八角形的攒尖葫芦顶式木结构侗寨鼓楼,它是民众集会议事、休闲娱乐的场所。见一楼正中约三米见方的火坑里炭火熊熊,四边的长条木椅上围坐着有不少村民,我们在沟通后得以进入暖烘烘的屋内旁听,原来是村里的“林长”正在宣讲春季森林防火与村民的权利和责任。

通道壮美的生态画卷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成是由林长制来绘就的。全县自上而下压实892位林长的责任,有力保障管护到位,林业站标准化建设和巡护上线率、有效巡护率等走在全省前列,护绿守绿、增绿添绿事业蓬勃发展,生态保护屏障越发巩固。

全县5个自然保护区域整合优化为4个,实现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总面积达30292.29公顷,县域生态空间布局更加科学合理;林地面积18.5万公顷,湿地公园面积1506.67公顷,森林蓄积量1356.8万立方米,还新造油茶420公顷,义务植树30余万亩,实现了森林资源量质齐升,绿色底蕴愈发深厚。

尤为可贵的是,通道在大力开发森林旅游、森林康养等新兴业态,着力打造竹木产业特色品牌的同时,于全省率先制定和实施碳券管理办法,试点首发林业碳汇权证12本,开发林业碳券碳票2276吨,首笔交易1379吨,为湖南林业碳票试点工作作出了创新性贡献,为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变生态资源优势为生态经济优势注入了新的活力。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这里不是口号而是行动、不是蓝图而是实效,而且越来越清鲜密实,越来越养眼养心,就像辽阔通天的通道,那漫山遍野万物复苏的新绿和生机,令人满怀憧憬,给人以无限的希望和前行的力量。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刘一叶   审核: 吴国红 主编:兰世秋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