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周刊|“党建项目工作法”带来了什么?
2025-04-09 19:51

4月1日,位于大渡口区建桥工业园区的重庆秋田齿轮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秋田公司”)维修车间里,设备科机修组张志刚师傅看着曾经凌乱拥挤的货架变得清爽有序,脸上露出笑容:“现在领备件精准高效,不像过去‘大海捞针’了。”
▲位于大渡口区的重庆秋田齿轮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与机械臂协同生产新能源汽车齿轮。 记者 谢智强 摄/视觉重庆
从“大海捞针”到“精准高效”,改变源于秋田公司持续深化的“党建项目工作法”。作为2024年公司129个党建项目中的典型之一,“备件消耗”专项改善项目组通过党员协同努力,月均20.9万元的备件消耗大幅下降至13万元左右,降幅达35%,备件仓储杂乱无章的情况也不复存在。
受益于“党建项目工作法”的不止秋田公司一家企业。秋田公司党委原专职副书记、建桥园区非公党委副书记贺永林表示,近4年来,大渡口区非公企业党组织累计实施党建项目1800余个,攻克生产经营难题1600余个,为企业累计节约和创造价值约50亿元。
秋田公司党委副书记杨远明告诉记者,党建项目工作法,指的是以支部为单位、党员为对象、项目为载体、效益为目标,把党建工作具化为一个个项目落实,全面推行“责任支部”和“效益党建”。
▲2025年4月1日,位于大渡口区的秋田齿轮有限责任公司党群服务中心,荣誉与成果展示。记者 谢智强 摄/视觉重庆
从2006年启动探索至今,秋田公司已经形成一套完整成熟的工作模式——依托党员骨干、劳动模范、技术能手为主体建立党建项目创新工作室。这些工作室围绕技术、管理、质量、销售等发展难题“一项目一攻关”,建立“项目选题、论证立项、组织实施、评估考核”闭环落实机制,在党建引领下解决企业发展经营中遇到的各种难题。
秋田公司党委第二党支部原书记张明玉,就是“备件消耗”党建项目组的发起者和负责人。
▲2025年4月1日,位于大渡口区的秋田齿轮有限责任公司党群服务中心,党员在此翻阅党建工作资料。记者 谢智强 摄/视觉重庆
2024年前三季度,秋田公司产值同比增长24.4%,所有生产线满负荷运转。随之而来的是备件领用成本一路飙升,设备维修费用居高不下。
去年9月,张明玉在车间巡查时敏锐捕捉到问题——仓库里堆满“沉睡备件”,维修单上报的金额却越来越高。张明玉眉头紧锁说道:“这哪是领用备件,分明是乱烧钱!”
▲2025年4月1日,位于大渡口区的秋田齿轮有限责任公司党群服务中心,党员讨论零件加工技术。记者 谢智强 摄/视觉重庆
哪里有问题,党员就出现在哪里。二支部发动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开展“扫雷行动”,大家调取6至8月备件消耗明细,像侦探一样对着电脑屏幕逐行“破案”——某型号轴承月均消耗15件,远超设备维护周期;小到几元的螺丝出现“隔日重复领用”……
经上报公司党委后,二支部针对“备件消耗”板块成立专项改善项目组。张明玉带着支部委员蒋仁义、彭大伟和入党积极分子黄德勇,开始给备件管理“动手术”。
他们先为请购流程装上“智能阀门”:200元以下物资由机修组长“把关”,200元—500元交给保障科长“审核”,500元以上直达分厂厂长“终审”,全部要求书面审批程序,彻底堵住“电话请购”的漏洞。
现场换件环节更是设下“双重关卡”:故障设备验明正身才能开具领料通行证,同类备件采购必须拿三家供应商的报价单进行对比,性价比高者才能“闯关成功”。项目组还列出“重点监控清单”,单月消耗10件以上、单价200元以上的备件全被列入“黑名单”,每个季度都要接受使用寿命“大考”,不合格的直接淘汰。
三个月的“手术”立竿见影——去年6至8月备件月均消耗20.9万元,到9至11月直接下降到12.1万元,如今每月稳定在13万元左右,相当于三个月降本20多万元。该项目也获评2024年下半年公司“管理类党建项目三等奖”。
作为全国领先的高端摩托车齿轮生产研发基地,秋田公司多年来与本田、宝马、比亚乔、比亚迪等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这些合作关系的缔结,背后也有党建项目创新工作室立下的汗马功劳。
▲2025年4月1日,位于大渡口区的秋田齿轮有限责任公司党群服务中心,党员在此加强学习。记者 谢智强 摄/视觉重庆
全国五一劳动模范、公司技术科科长刘太钟就是见证者之一——当年日本本田公司来中国考察大排量摩托车时,考虑与秋田公司展开合作。但当时国内锻造设备较为落后,日方担心秋田公司的产品达不到其精度要求。
▲2025年4月1日,位于大渡口区的秋田齿轮有限责任公司党群服务中心,党员在此翻阅党建工作资料。记者 谢智强 摄/视觉重庆
“开发大排量摩托车,发动机齿轮凸爪锻造成型工艺是最大的难题。”刘太钟回忆说,当时公司把任务指派给他负责的创新工作室。同时党委成立大排量摩托车齿轮开发项目组,由刘太钟担任组长,13名包括生产、技术、质量等在内的部门负责人和党员先进分子担任组员。
“要想解决技术难题,我们只能从模具结构入手。”刘太钟说,他带领项目组成员翻阅大量资料,通过数百次试验,找到合适的模具结构,最终采用三层导向,确保上下模具的缝隙在0.12毫米以内。
创新工作室耗时两年攻克了凸爪件锻造难关,为秋田公司之后研发多款高精密齿轮奠定了基础。该技术获国家发明专利,新增销售收入近7000万元人民币,其中直接出口创汇约380万美元。秋田公司不仅接到了日本本田的订单,德国宝马、春风等企业的大排量摩托车订单也纷至沓来,公司制造能力迅速提升。
据统计,近年来创新工作室实施的党建项目,为秋田公司带来直接或间接经济价值约8000万元。
“依托‘党建项目工作法’,我们将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难点、堵点转化为党建项目,通过‘立项—实施—验收—推广’闭环管理,解决企业发展遇到的问题。”站在秋田公司党群服务中心,杨远明坚定地说:“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党建,这是秋田不会改变的初心。”
同样位于建桥工业园区的重庆井谷元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井谷元公司),是全国首张重庆小面生产许可证获得者。但贺永林2023年5月调任井谷元党委专职副书记后,发现企业正面临“成长的烦恼”:早餐粥生产线效率低、小面包装依赖人工、技改攻关缺乏骨干……
▲重庆井谷元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线。受访者供图
“企业的痛点就是党建的发力点!”作为秋田公司党建项目工作法的首创人,兼任建桥园区非公党委副书记的贺永林和井谷元公司党支部一拍即合,把“责任支部”“效益党建”理念变成具体行动——成立两个党建项目组,让党员在技改一线“揭榜挂帅”。
在早餐粥生产线改造时,党员们发现传统布局浪费空间,拿着卷尺反复测算,画出十几版设计图;小面包装自动化遇到封口技术瓶颈,党员技术骨干一头扎进实验室,对比20多种材料,终于找到延长保质期的“密码”。
项目组连续奋战3个月,换来可喜成果:生产线效率提升30%,场地节省50%,小面保质期突破行业纪录。连设备厂家都惊叹:“你们项目组的党员比我们工程师还‘轴’!”
除了为井谷元公司注入技改创新动力,党建项目工作法经验也在园区“开花结果”。贺永林为各企业量身定制党建方案,招收20人,举办培训班12期,让没有党组织的企业也能共享党建资源。
重庆龙文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以党建引领为核心驱动力,开展“党建+智慧物流”项目,借助数字化技术构建智慧钢贸生态体系,龙文钢材市场全年实现钢材仓储吞吐量达350万吨,年交易规模持续突破100亿元;重庆科而士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党支部开展的党员帮扶创示范店项目,围绕企业的销售人员培养难题作为项目着力点,1年内公司销售业绩上升115%,有40%的专卖店销售员工在该项目中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这其中,又有85%的员工都是“80后”青年,形成了党员发展的“源头活水”。
据统计,四年来,大渡口区非公企业党组织通过实施党建项目攻克生产经营难题1600余个,为企业累计节约和创造价值约50亿元。
党小组带头攻坚
助力热销汽车顺利上市
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杨铌紫
去年,长城汽车二代哈弗H9车型上市即热销,拓展了国产品牌汽车在硬派越野市场的份额。4月7日,记者走进位于永川区凤凰湖工业园的长城汽车重庆分公司,采访到车辆上市背后的攻坚战故事。
在公司冲压车间里,机械臂正高速运转,一块钢板经过模具压制精准成型为二代哈弗H9车型的车门内板。看着这条时速540件的生产线,公司第五党小组组长邵萌讲述起一年前那场“战役”。
▲长城汽车重庆分公司的冲压车间里,工人正在工作。受访者供图
2023年底,二代哈弗H9车型上市进入倒计时,公司冲压车间却遭遇“拦路虎”——车门内板起皱开裂,配套模具厂家和技术团队连续五六个月未能解决。
“如果不能在量产前突破,不仅影响新车上市,更会让中国品牌在越野车市场再失机遇。”邵萌回忆道。
关键时刻看党员。2024年该公司有12人加入党组织,3名党员成长为公司中层管理干部,邵萌就是其中之一。公司任命一线党员技术骨干为党小组组长,组建生产、质检、研发、人力、共享5个党小组,全面覆盖生产经营主要环节,形成全面覆盖、上下贯通的组织体系。
作为第五党小组组长,邵萌带着八人小组立下“军令状”,在该车型上市前解决问题。
党小组的攻坚从打破常规开始。他们发现国标规定的原材料表面粗糙度范围虽合规,但在原材料、模具和设备三者相匹配的过程,可能会出现问题,就会导致起皱开裂。
“我们通过CAE成型性分析制定方案,调整板料粗糙度范围至最佳参数值,并加强模具压边圈底部框架支撑筋刚性,最终成功解决问题。”邵萌说。
更棘手的是机械臂抓取效率问题。由于公司是全自动化生产线,靠机械臂来实现抓件和放件,可产品上没有平面,机械臂很难抓取,导致生产效率变低。
团队通过引进磁性吸盘技术,经过反复调试验证,将每小时效率从232件提升至540件,极大提高了生产效能。
“那段时间,我们车间里的灯经常亮到凌晨,大家都憋着一股劲。”邵萌说。
“红色引擎”引领
企业产值突破14亿元
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杨铌紫
4月4日,走进铜梁高新区,一栋栋现代化厂房整齐排列,园区里的重庆市鹿享家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鹿享家)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整洁有序,流水线上的智能门锁正以每天上万台的速度下线。
“今年的订单量将比去年增加50%,其中米家(小米)的业务量将增加60%。”公司党支部书记、生产部经理周行行介绍,目前公司12条生产线中有9条线正全速运转。
然而,7年前鹿享家刚落户铜梁时,仅有1条生产线、60名员工,缺人手、缺设备、缺经验,产能严重不足。公司随即成立党支部,并组建由主管、线长、技工构成的党员突击队,用“红色引擎”引领企业发展。
2021年10月,鹿享家迎来关键挑战:鹿客科技智能安防设备产业园一期建成,旧厂面临搬迁,可正值国庆假期,为不影响“双十一”订单,党员带头主动放弃休假。
“搬家就是打仗,党员必须冲在前!”周行行回忆,他们没有请搬家公司,硬是靠党员带领员工完成了所有设备的搬迁。
来到新厂需要接电,党员突击队里的周强作为兼职专业电工,成了最忙碌的人。他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决不能让生产线停摆。
耗时5天,新厂生产线正式投入运转。这次搬迁,为企业节省了近50万元成本。
去年产业园二期建成,业务随之增加,鹿享家接到了某知名品牌的一款爆款智能门锁订单,对方提出每天生产6000台产品的需求。
“按照以往的产能,我们最多只能达到1500台一天的产出,这样就需要4条生产线才能满足。”周行行说,公司让党员带头制定方案,重新调整生产线平衡,缩短部分工位作业时长,在部分岗位增加人员,提高生产线速度,让产量提升到每天2000台,这样仅需3条线就够了。最终算下来,设备和人工的投入减少了,全年节约成本超百万元。
现在,鹿享家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智能门锁产业基地,其产业园一期年产能500万台智能安防产品,2024年产值突破14亿元,产业园三期建成后可达年产能1500万台。

党建是最强劲的“生产力”
杨铌紫
在非公企业党建的探索中,“秋田现象”揭示了一条企业发展的新路径——党建是最强劲的“生产力”。
更令人触动的是,“秋田经验”的可复制性。从大渡口到永川、铜梁,党建的“红色基因”正在不同行业生根发芽,这些案例无不印证:党建引领能激活“人”的潜力,凝聚“事”的合力。而“党建工作室”通过“师带徒”模式培养党务人才,更让这一模式突破了企业边界,成为区域发展的共享资源。
当非公党建扎根生产一线红色基因融入企业血脉,高质量发展的密码,就藏在每一个攻坚克难的党建项目里。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