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新闻会客厅|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 致敬40年:尊师重教“大家谈”教师节特别节目⑦江津区委教育工委委员,教师进修学院党委书记、院长蔡增灏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2024-09-19 14:55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在重庆市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营造尊师重教良好氛围的背景下,教师进修学院将如何持续赋能队伍建设?本期节目对话嘉宾:江津区委教育工委委员,教师进修学院党委书记、院长蔡增灏。

关注重庆日报-新重庆客户端、重庆日报网、重庆日报官方抖音、官方微博及重庆日报官方视频号、重庆日报百家号等,均可收看节目并参与留言互动。

主持人:弘扬教育家精神,对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至关重要。那么江津区教师进修学院在以教育家精神引领教师发展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

蔡增灏教育家精神是推动教育事业不断前进和创新的强大动力。在各级政府部门关心下,学院积极探索三条路径,培养优秀教师队伍:

一是教育家精神载体化,强化教师教育品牌打造。弘扬教育家精神需要有“看得见”“触摸得到”的载体。学院创建实施“2+4+N”教师教育工作品牌,全力推进教师教育创新示范区建设;建成鼎山、白沙、油溪、四屏4个教师教育基地。设立20多个教师教育现场教学点,形成江津特有的教师教育格局。

二是教育家精神本土化,强化先进典型引路。江津涌现出一大批知名教育家,是一片被教育家精神浸润的热土。学院挖掘江津儿女中的教育家精神,用好新时代好老师等典型事例,邀请专家举办专题活动。今年上半年参训教师达3500余人次。

三是教育家精神活动化,常态长效推进建设。学院将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作为基础性工作、长期性任务,在教师教育现场教学点组织活动,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去年组织8次大型教学观摩活动,300余名教师参与。今年上半年承接教师培训项目12次,700余名教师参与。

主持人: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是强教强师的关键。我们学院在改革教师培养模式等方面有哪些创新做法?

蔡增灏瞄准不同发展阶段,有针对性地提升教师能力,是强教强师关键所在。学院聚焦三大维度,健全教师教育和培养体系:

一是聚焦高端培养维度,开拓高层次队伍发展路径。学院从“选、育、用、管、评”五个维度全面发力,举办骨干教师、骨干校长、骨干班主任等专题培训班。已培养市级工作室主持人9名,建成区级工作室15个,学区 (学校) 名师工作室100余个。

二是聚焦骨干提质维度,创新教师队伍培训模式。学院构建了江津“五级三段式”教师培训模式。“五级”指国培作示范、市培抓重点、区培保全员、校本重研修、自修扬特长。“三段”指高校专家教授理论引领、区县名优教师示范引领、基地学校跟岗实践引领。每年培训教师1万余人次。

三是聚焦科学研究维度,构建特色教育科研制度。学院构建“高校-区级-学区级-校级”教科研体系。已承担区级、市级科研课题130余项。科研成果获得市级以上奖励20余项。学院连续15年被评为重庆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

主持人:优质的教师培训平台对于教师成长至关重要。那么我们学院如何发挥自身优势,联合多方力量,提升教师培训质量?

蔡增灏深化区域协同是促进师资优质均衡的关键举措。学院依托三大平台,提升教师能力水平,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依托课改实验区平台,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学院与课程教材研究所共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与重庆师范大学共建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分学段、分学科组建“1+1+1+n”学科核心团队,建设“江津课改论坛”,开展课改研讨活动。“三名”工程人才牵头的教学改革项目入选“新时代十年基础教育改革创新案例”。

依托高校平台,深化优秀教师培养。学院与西南大学、重庆师范大学等高校签订合作协定。与西南大学合作开展“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每年重点培训50名优秀教师。与重庆师范大学合作共建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合作,完成干部教师高端培训500余人;与重庆师范大学“UGIS”联盟合作交流,构建“四位一体”全科教师培养机制。

依托教育共同体平台,深化成渝“双圈”协同。学院积极参与共建川南渝西教育共同体,成员单位已发展到11家,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教育协同发展。8个工作室入选首批渝西川南名师工作室,选派100余名教师到四川泸州、宜宾等地的学校交流学习。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肖福燕   主编:马京川      审核: 何旭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