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侨心汇侨力 奋蹄扬鞭建新功——重庆市侨联2024年工作综述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首席记者 周尤

2025-01-08 17:29

2024年是重庆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重庆视察,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赋予重庆新的时代使命、新的战略定位,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指明了前进方向。

一年来,全市各级侨联组织围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大局、服务侨胞,奋力推动全市侨联工作干在实处、走在前列、迈上新台阶、开创新局面。

侨心向党 筑牢思想根基

重庆市侨联始终胸怀“两个大局”、牢记“国之大者”,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第一时间跟进学习党的二十大以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的重要论述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召开全市侨联系统工作会、侨界代表人士座谈会等10余场次,结合新中国成立75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策划推出“侨界热议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侨界喜迎新中国成立75周年”等话题,引领侨界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在陈嘉庚先生诞辰150周年之际,重庆市侨联策划纪念陈嘉庚先生诞辰150周年系列活动。通过“追梦中华·西部开发谱新篇”——2024海外华文媒体重庆行外宣活动、专题讲座、纪念手册、微电影、生平事迹展等丰富多彩的形式追溯嘉庚与重庆的渊源,提炼嘉庚精神新时代意义,为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进一步团结凝聚侨界力量。

以侨为桥 深化联谊联络

侨联有联系海外的独特优势和桥梁纽带作用。重庆市侨联切实加强华裔新生代工作,精心开展“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亲情中华”网上营等活动,吸引来自俄罗斯、韩国、泰国、美国、英国、西班牙的1300余名海外华裔青少年线上线下“打卡”重庆。持续参加“世界华人作文大赛”,覆盖几十万名世界各地华裔青少年,为世界和重庆的青少年搭建起交流沟通的桥梁。

同时,市侨联主动融入国家总体外交以及全市对外开放战略,持续通过“三个一百”渝侨工程提升侨联工作辨识度和影响力,打造“侨建新重庆”品牌,相继开展“侨建新重庆·百家侨团进巴渝”“侨建新重庆·千家侨企兴巴渝”“侨建新重庆·万名侨胞品巴渝”等参访考察活动。目前,市侨联联谊面已覆盖全球83%以上的国家和地区。

发挥侨力 服务中心大局

过去一年,重庆市侨联主动将大局所需、群众所盼、侨联所能结合起来。成功举办“一带一路”侨商合作发展大会,促成40余个重点项目签约,总金额超300亿元,形成“侨联搭台、资源互补、合作共赢、共促发展”的生动局面。

同时,市侨联聚焦科技创新和人才强市首位战略,积极构建市校合作工作机制,深化与厦门大学、华侨大学、暨南大学等侨校协作,成功推动重庆市人民政府与暨南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举办创业中华·兴渝制造—世界名校“侨”重庆活动,纳入重庆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专场活动,邀请到280余名海外知名高校专家学者、高科技侨资企业代表及海外专业社团、科研团队、高端智库、投资机构代表等嘉宾,联动全市50余家龙头企业、国有企业、独角兽企业开展对接活动,实现侨务资源所长与重庆发展所需精准匹配,促成人才、项目签约30余个,签约金额超过10亿元,充分彰显出“侨动力”加速向新质生产力聚集的强劲态势。

在助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川渝两地侨联工作实现“一盘棋”统筹,共同开展“一带一路”华商恳谈会、海外川渝籍社团会长联席会2024年会、川渝侨联第五次联席会议暨泛涪江流域侨联座谈会、万达开侨商联盟年会等活动,引领川渝侨界融入“经济圈”,唱好“双城记”。

为侨服务 增进民生福祉

重庆市侨联始终深怀爱侨之心,恪守为侨之责,积极回应侨界群众关切,推动政策落实、帮助解决难题。完善检侨合作护侨益,与市检察院、市知识产权局建立涉侨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合作机制,联合发布《合作机制实施意见》。建成“检侨之家”“检侨驿站”31个,“检察护企工作联系点”“重大法务风险防控工作站”11个,依托开展“红岩检察官进侨家”“检侨协作、同心护企”系列活动,开展定点宣讲、巡回宣讲和远程宣讲20余场,成功调解涉侨重大纠纷2起、一般纠纷13起。市侨联“检侨合作”工作得到中国侨联高度赞赏,在全国检侨合作推进活动上作交流发言。

值得一提的是,市侨联打造的“千侨助千家”项目,被市委社会工作部纳入志愿重庆建设重大项目,重庆侨界志愿服务工作在全国侨联系统志愿服务工作交流活动上作经验分享。

回眸过去,重庆市侨联在“走出去”“请进来”中,各项举措让海内外侨胞更加了解重庆的历史和文化、现在和将来。展望来年,也将带领全市各级侨联组织全力打造凝侨心、汇侨力、聚侨智、护侨益市域实践标志性成果,奋力交出“十四五”发展的侨界精彩答卷,为“十五五”良好开局作出更大的侨界贡献。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张信春   审核: 罗静雯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