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改进行时|巫溪县国储林与林下经济共绘兴林富民新画卷
2024-07-30 07:13
2023年9月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印发《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
确定重庆为全国三个
建设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之一
目前,重庆各地正结合实际,积极探索
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
努力实现生态美、百姓富
本期【林改进行时】特别栏目
林冲冲将带领大家走进巫溪县
领略其生态与发展的和谐篇章
<<发展背景>>
巫溪县拥有森林面积423.55万亩,森林覆盖率高达70.2%,是重庆市内名副其实的森林资源大县。作为三峡库区的重要移民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乡村振兴的重点帮扶对象,近年来,巫溪县持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国储林建设和林下经济为双引擎,推动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巫溪县蒲莲镇
01
国储林建设成果斐然
集体林地焕发新生
巫溪县积极推进国储林建设,截至目前,已完成集体林地收储46万亩,成为全市第二大国储林基地。这一举措不仅盘活了大量闲置的集体林地资源,还直接惠及了120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和5000多户林农。每年,仅林地流转费用就高达1800余万元,为当地农户带来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同时,国储林建设项目的实施,还带动了周边农户参与务工,年增收超过1000万元,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
02
“储备林+N”模式创新
林下经济蓬勃发展
在国储林建设的基础上,巫溪县积极探索“储备林+N”模式,大力发展林下经济。通过“央企+民企+集体经济联合社+农户”的合作方式,与市林投公司共同建设了2000亩的国储林马尾松改培老鹰茶示范基地。林农以林地经营权入股,不仅能够获得林地租金和效益分红,还能通过参与基地务工增加收入。截至目前,已有200余户林农因此户均增收15000元以上,国储林建设的富民效益日益显著。
▲巫溪老鹰茶古树群
为实现国储林建设目标,巫溪县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已累计投入资金1.6亿元,完成了20万亩的储备林建设任务。其中包括人工造林0.7万亩、森林抚育6万亩和森林改培14万亩,有效提升了国储林的森林质量和生态功能。
03
非国有林赎买试点成功
破解生态与发展难题
为解决“利”与“绿”的矛盾,巫溪县自2021年起开展非国有林生态赎买试点工作。白果林场作为赎买主体,在阴条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内成功赎买了双阳乡马塘村、白果村等地的6300余亩非国有林,并支付了农户流转费用500余万元。此举不仅保护了国有林和集体林资源,还促进了林区和谐稳定发展。白果林场还充分利用非国有林的自然景观资源,发展特色森林康养产业,带动了周边农户务工增收,人均增收达14000元。
04
林权登记试点推进
明晰集体林地权属
为解决林权类不动产登记的历史遗留问题,巫溪县在塘坊镇漆树村启动了第一批林权类不动产登记试点。试点工作按照“整村推进、分级确权”的模式进行,通过统一推进权籍调查和妥善解决权属争议,已颁发102本林权类不动产权证书。这一举措将有效助力全县集体林地数据矢量化建设,进一步健全集体林保护制度体系。
▲巫溪县森林经营碳汇项目开展项目监测
巫溪县不仅实现了
林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还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未来,重庆将继续探索更多创新模式
让绿色成为这片土地上
最动人的色彩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