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绿而行 奉节长江大保护项目的“绿色答卷”
2025-04-23 08:49
在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指引下,奉节县以长江大保护项目为抓手,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绿色答卷”。
▲中华诗城主题公园。陈登俊摄
漫步奉节老县城,占地 71045平方米的中华诗城主题公园已成为市民乐享生活的“生态客厅”。阳光草坪上,打造四季皆景的生态空间,融合杜甫诗墙、诗词台阶等特色景观。最富创意的智能飞花令台,让市民在触摸互动中与古诗对话,千年诗韵融入草木葱茏的生态空间。公园不仅提升了城市“含绿量”,更让“好山好水好风光,有诗有橙有远方”的城市品牌可触可感,实现了“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民生愿景。
在长江支流朱衣河畔,西部新城污水处理厂的改造工程正以科技力量守护水质安全。项目采用“AAO+MBR”先进工艺组合,将污水处理能力提升至日处理1.5万立方米,出水标准从国家一级B标提升至一级A标,磷排放削减量达此前3倍以上,碳排放强度下降20%。新建的精细格栅渠、生物反应池等设备高效运转,配合智能监测系统实时追踪水质数据,构建起覆盖9.6平方公里、惠及13.85万居民的水环境防护网。
如今的朱衣河,水清岸绿的景象重现,成为长江生态屏障的重要一环。
▲夔州西路。陈登俊摄
连接高铁站与城区的夔州西路,在“生态优先”理念下完成了4.896公里的提档升级。道路改造秉持“一季一景、一街四景”,两侧补植樱花、银杏等观赏树种,智能浇灌系统让植被存活率提升40%,绿化率达35%,形成“一路花开”的景观长廊。多杆合一工程拆除了空中“蜘蛛网”,智慧照明系统按需调节亮度,年节电率达25%。新增的公交港湾站与拓宽的人行道,构建起绿色低碳的出行网络,让通勤之路兼具生态美与舒适感,成为连接城市发展与居民生活的生态纽带。
从诗意盎然的主题公园到科技赋能的治污工程,从老旧道路的生态嬗变到水环境质量的持续提升,奉节的长江大保护实践,始终将生态治理与民生改善紧密结合,不仅扮靓了城市“颜值”,更厚植了发展“气质”,书写了长江大保护的美丽答卷。
(申淑萍 陈登俊)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