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茶叶大学问 永川积极探索茶产业全产业链生态化发展路径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4-10-27 07:05

茶叶的营养成分有哪些?茶叶质量安全如何保障?茶园生态栽培有何创新?茶叶感观品质如何最佳?茶资源综合利用有哪些?

10月26日,2024重庆市食品及农产品加工高质量发展产业生态大会期间,永川区在展会现场举行茶产业全产业链生态化发展路径探索活动,来自业内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现场交流,共话永川茶产业发展。

一芽一叶,永川秀芽。作为全国早市名优茶发展规划重点区域、中国生态茶叶之乡,永川这片土地“滋养”出来的永川秀芽闻名中外。永川秀芽为针形绿茶,产于永川区境内箕山、英山、巴岳山、黄瓜山、云雾山“五大山脉”茶区。二十世纪初,永川成为重庆重要产茶地,制茶工艺开始在匠人间流传。永川适宜的地理纬度、气候温度、海拔高度、空气湿度和土壤酸碱度,成就了永川秀芽“芽叶翠嫩、色绿香幽”的独特品质。

▲永川区茶产业全产业链生态化发展路径探索活动现场。陈科儒 摄

近年来,永川大力弘扬茶文化,做大茶产业,强化茶科技,做强茶品牌,推动茶产业延链、补链、强链,逐步形成了集种植、加工、研发、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茶产业格局。“永川秀芽”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2024年“永川秀芽”品牌价值评估达34.32亿元,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近45亿元。

“作为中国六大茶类之一的绿茶,一直是川渝地区茶客们最喜爱的茶。”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教授、重庆市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副首席专家曾亮介绍,川渝地区主要栽种特早生茶,其茶叶鲜叶比普通茶叶质嫩,口感更为细腻、清香。她详细介绍了绿茶产业现状及健康功效,并从茶叶制作层面详细剖析。她谈到,在茶叶制作时,300摄氏度中等杀青的早茶,具有清香味和带一点点的栗香味,整体观感品质最佳。

▲茶农采摘“永川秀芽”。华龙网 张颖绿荞 摄

在茶叶生态栽培方面,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罗宗秀进行了详细讲解。他主要研究“茶树病虫害防控”,现场为观展嘉宾介绍了茶园的绿色防控。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是我们茶园绿色防控的总方针。”他分享说,绿色防治包括了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三大类。他谈到,如今借助现代农业“智慧”,能提前做到害虫预测预警,茶园无人植保机也能“赋能”茶叶种植。“比如,茶小绿叶蝉是茶叶的主要害虫之一,提前防控很重要。”此外,他现场展示了绿色防控周年历,将全年12个月茶农需要做哪些防控工作一一罗列。

▲2024重庆市食品及农产品加工高质量发展产业生态大会期间,永川展馆展出的“永川秀芽”。陈科儒 摄

据介绍,近年来,永川出台各项优惠政策,调动茶农积极性,并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实用技术,推行社会化服务,提升茶叶加工水平。统计数据显示,永川区现有茶农4万余人,涉茶综合产值45亿元,“小茶叶”成为了“大产业”,产出了“高效益”。

永川区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积极探索永川茶产业发展新模式,聚力数字赋能、质量提升、品牌建设、茶旅融合,加快茶叶产业生态化发展和全产业链价值延伸,让茶叶真正成为群众致富奔富的“金叶子”,为重庆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张颖绿荞)

来源: 华龙网  
编辑: 盛志信   主编:胡东强      审核: 王成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