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调研暴露出干旱天气“吃水难”问题 云阳人大开展专项监督推动农村人饮工程管护工作
2024-09-07 13:48
“今年8月下旬以来,尽管晴热高温天气持续不断,但全县没有上报一起农村饮水相关问题,旱季缺水的顽疾得到有效解决。”9月6日,云阳县人大常委会农工委主任钟学坤告诉记者,通过去年一次调研暴露出农村地区干旱天气“吃水难”问题后,他们通过专项监督一追到底,推动农村人饮工程管护水平上台阶。
去年9月,云阳县人大常委会调研组来到上坝乡实地走访,围绕《重庆市乡村振兴促进条例》落实情况开展调研。钟学坤回忆,这原本是一次对照“五大振兴”的专项调研,却收到不少关于夏季干旱天气“吃水难”的问题反映。“天干的时候就吃不上水,无奈之下,村干部就只能找水车挨家挨户送水。”当地群众反映道。
上坝乡地处云阳北部山区,平均海拔超过1000米,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区域。虽然存不住水是造成水源短缺回避不了的客观因素,但优化农村人饮工程管护措施可以让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副乡长田超说,2022年9月,一场持续近一个月的旱情让人至今记忆犹新,由于一直没有下雨,不少村里的蓄水池干了,吃水用水全靠村干部送,好多村民一连几天没有洗澡。
调研组将群众反映的问题、自己看到的现状,整理形成了3700多字的《关于全县农村人饮工程管护情况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既阐明了云阳县农村人饮工程现状,也指出了存在的“供水设施需进一步改造”和“供水管护能力需进一步提升”两大问题,并开出“药方”提供了四条建议。
去年12月,云阳县十八届人大第三十二次主任会议上,各个委室结合各自分工和调研情况,正在酝酿县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工作计划。
“把农村人饮工程管护情况纳入年度工作安排很有必要!”钟学坤对该项议题建议进行了阐述:脱贫攻坚以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但是后期管护机制有没有完善、责任有没有落实,针对前期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我们觉得应该重点围绕饮水工程管护情况,以此为切入口一探究竟。
最终,该项监督工作被确定为云阳县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工作要点,并同步将问题交给县政府整改落实。今年3月初,专项监督和专题调研工作正式开展,在学习掌握相关政策文件、召开座谈会的基础上,现场实地调查也随之展开。
“谁来管的问题看似简单,却成了推动农村人饮工程管护的关键。”钟学坤告诉记者,调研组走了不少于10个乡村,无论是偏远山区、还是县城近郊,问得最多的就是这个问题。
其实,早在2023年,云阳县4个乡镇的22个村就启动了改革试点,建立起“公司+水厂+村集体”三方共管模式,但调研组发现,三方共管模式看似合理有效,可在实际运行中人力和资金保障都还存在困难,对推动农村人饮工程管护很难奏效。
“一家公司兼顾全县管不管得过来?公益性岗位从事管护专业性够不够?”针对水利部门提出的三方共管模式,调研组连续发问,并直言不讳地指出,推行改革试点不能只做表面文章,落实落细还要集合多方智慧,应该结合实际再次研究再出方案。
针对责任落实、人力和资金保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很快,云阳县水利部门开启重新研讨,并会同相关部门确定6条整改措施,改革试点方案重新调整印发后,相关工作取得明显实效。“不仅责任落实到位,人力和资金也有了保障,农村人饮工程管护水平真正上了台阶,今年以来,旱季缺水的顽疾得到有效解决。”钟学坤说。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