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武隆将从四个方向发展低空经济产业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于鹏程 罗斌

2024-07-25 18:13

▲2024年7月25日,“机遇重庆”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武隆旅游新场景与制造业双向赋能新闻发布会,在市政府新闻发布厅举行。 记者 罗斌 摄/视觉重庆

核心提示

发布人:

武隆区委书记 何庆

市文化旅游委党委委员、副主任 幸军

市委军民融合办二级巡视员 张晓勇

武隆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刘壮

7月25日,记者从在重庆新闻发布厅举行的武隆旅游新场景与制造业双向赋能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上半年,武隆景区持票游客数量达300.6万人、境外游客7.9万人,分别增长31%、246.7%,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2%、列全市第3位,带动全区GDP增长7.5%、列全市第6。

武隆拥有每年超4000万人次的游客流量资源

武隆区委书记何庆介绍,武隆作为全市唯一旅游国际化试点区县,拥有每年超4000万人次的游客流量资源和庞大的旅游消费市场,为开发多品种、多主题的旅游新场景创造了有利条件,当前武隆正积极推动旅游业与制造业双向赋能,推动旅游业与制造业互促共、提质增效。

在旅游业方面,武隆正全力构建旅游“新场景”。聚焦品牌、项目、基地、活动、主体、贡献、特色七要素,持续深耕研学、运动、艺术、康养、婚恋、服务六大文旅产业链,全力构建具有全球吸引力的文旅产品体系,创建世界级旅游度假区、世界级旅游景区。目前,世界首家女子马球俱乐部落户仙女山,并建成西南地区首家蜂疗中心、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引进海亮研学、龙炎传人等市场主体,更好满足个性化旅游需求,营造新的生活方式,促进旅游消费,推动旅游市场从“风景”到“场景”的转变,增加游客参与度和体验感。

在制造业方面,迭代升级制造业布局,通过出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扶持政策》《旅游装备高质量发展激励措施》等政策,迭代升级以清洁能源、绿色建材、新能源汽车、旅游装备及消费品为主的制造业产业体系,培育穗通、逸满仓、康旅房车等旅游装备企业5家,推出新能源旅游客运车、智慧太空舱、智能厕所、无人机等产品,高质量建设重庆市旅游装备产业建设基地。

同时,作为全市首批6个“低空经济先行试验区”之一,武隆正大力发展以低空经济为主的新质生产力,成功引进广西恒美亿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傲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市场主体,围绕通用航空器研发、生产、应用、飞行培训及配套产业,积极打造集“产—学—研—旅”于一体的航空文旅基地、国际低空飞行赛事基地,全力培育低空装备制造全产业链。

何庆表示,武隆正坚持用旅游流量资源换制造业产业布局,依托制造业基础和终端应用的丰富场景,聚焦快捷物流、山地运输、商务通勤、空中游览、应急救援等领域,培育发展“低空+文旅”“低空+物流”“低空+交通”等业态,高质量举办了十八届中国国际山地户外运动公开赛、重庆市旅游装备及消费品博览会等赛事活动,联动举办首届“世界马球女子玫瑰杯”、第十五届仙女山音乐季,形成旅游业和制造业“相互引流、互为景观,相互服务、资源共享”的产业生态,有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依托优质的旅游资源,良好的空域条件,武隆大力发展低空旅游,满足了游客的更多期待和旅行体验。”市文化旅游委党委委员、副主任辛军表示,通过低空旅游赋能低空产业制造等一、二、三相关产业发展,延伸了产业链条,实现了旅游流量与旅游制造业的双向赋能,同频共振,低空旅游将是未来武隆旅游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武隆将从“游”“训”“用”“造”四个方向发展低空经济产业

7月25日,记者从武隆旅游新场景与制造业双向赋能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到2027年,武隆将高质量建成重庆市旅游装备产业建设基地、低空经济先行试验区。

武隆区委书记何庆介绍,武隆拥有独特的山地资源、巨量的游客流量、稀缺的支线机场加上空域资源依托这三个独有、稀缺、巨量的资源,当地引进了一批低空经济的制造商参与到武隆低空经济发展中。他表示,下一步武隆将围绕低空装备制造、低空文旅融合、低空教育培训、低空综合应用等重点方向,推进低空经济产业发展。

第一是“游”,培育低空文旅融合新动能。依托武隆生态旅游资源和游客流量优势,我们延伸打造飞行体验、竞技表演、研学等低空文旅场景,先把旅游资源嫁接好。举办仙女山首届飞行节等活动,搭建低空会展交流传播平台,在已经开通的武隆到万州、梁平、永川等市内短途航线的基础上,继续拓展低空旅游航线,打造综合飞行旅游体验基地。到2027年,力争建成低空文旅应用示范场景10个。

第二是“训”,探索低空教育培训的新模式。结合武隆旅游打造研学产业链,深入挖掘通航制造、通航运营、通航文化等资源,开发各类航空科普研学课程,加快推进航空科技科普基地、航空试验基地的建设,推动通航培训基地项目、无人机培训基地项目落地。探索建立武隆特色通航培训产业联盟,积极申请CAAC执照考试中心及航空器驾驶员执照指定实践考试点建设。

第三是“用”,拓展低空综合应用新场景。结合武隆独特的区位交通、地形地貌特点,加大低空飞行器在抢险救援、森林防火、跨境飞行等领域的应用开发,推动无人机快递配送、应急救援、医疗运输等应用场景落地,搭建武隆“空中的士”枢纽运营中心,努力构建全域低空航路航线支撑体系。

第四是“造”,发展低空制造新业态。发挥文旅、国际户外运动公开赛这些资源优势,围绕整机制造、核心零部件、运动防护装备等重点领域,积极招引低空运动装备、飞行防护装备等企业,加快推进已经引进的傲航空飞行器制造、亿航航空科技智能制造及应用等重点项目的建设,积极培育低空装备制造的全产业链,让“武隆造”的航空器能够在武隆的蓝天下翱翔,和旅游场景、综合救援场景紧密结合起来,武隆的低空经济发展增添新的亮点和特色。

重庆低空领域已签约项目22个,协议投资240亿元

7月25日,记者从武隆旅游新场景与制造业双向赋能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市委军民融合办将从低空新兴消费业态、低空产业发展、空域管理三方面开展工作,促进全市低空经济发展。

市委军民融合办二级巡视员张晓勇介绍,自首届重庆低空飞行消费周举办以来,重庆低空领域已签约项目22个,协议投资240亿元,在谈项目58个,超百家单位主动来渝洽谈寻求合作。从消费端切入,构建空域—消费—投资的正向循环,有效激发了低空市场活力与创造力,最终实现消费端与制造端同向发力、同频共振,为重庆低空经济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下一步,在低空新兴消费业态方面,市委军民融合办将引导鼓励更多低空消费服务创新,促进低空消费升级,将重庆打造成为引领全国的低空消费首创之城。通过立足全球低空消费供给,出台重庆低空消费运营类指导手册,在全市和业界推广,形成全市竞相发展,业界竞相投资的良好态势;在山水资源好的区县,比如武隆区,打造建设通航小镇、飞行营地、水上飞行运动等文旅项目,开展低空赛事与文化交流等活动;利用重庆大山大水的资源优势,培育打造“重庆低空飞行消费周”“西部滑翔伞之都”“水上经济+低空经济”“山地峡谷”+“低空经济”等N个具有重庆辨识度和全国影响力的低空消费品牌。

在低空产业发展方面,打造低空经济创新生态圈,支持高校、科研院所、重点企业创建低空领域高水平研发平台,加速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的创新和应用;壮大全市通航制造业,集聚通航飞机、军用无人机、eVTOL等整机制造企业,支持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探索开展eVTOL等智能无人飞行器及飞控系统的研发制造;发展以北斗应用为支撑的数字飞行、数字空管信创产业,实施低空飞行数字化,拓展AI智能识别、空天信息、光电系统、毫米波、雷达、低空智联等技术应用,推动北斗、空域网格码、卫星互联网等技术,在“空中导航”低空飞行数字空管系统的应用,搭建“空中立交桥、空中红绿灯”。

在空域管理方面,构建高效顺畅的“军地民”一体化协同管理工作体系,开发建设以北斗应用为支撑的低空经济发展基础设施体系,加快大容量高密度高安全性的智能空机一体化系统开发,加速城市空中交通的蓝图,在美丽的山水之城重庆上空实现。

武隆集中开展夏季文旅活动,优惠多多

7月25日,记者从武隆旅游新场景与制造业双向赋能新闻发布会上获悉,7月27日至8月15日,“2024年仙女山首届飞行节”系列活动将在武隆仙女山景区举办。

“这次飞行节也是我们紧密结合着旅游新场景和制造业双向赋能采取的一个重要举措,最大的特色是市场化的运营,通过广西恒美亿航公司具体承办,由市场化运作来承办的活动。”武隆区委书记何庆介绍。

据了解,飞行节包含未来空中交通展示、飞行表演、飞行体验、航空展四大项目。活动期间,市民及游客可前往观看216-S智能自动驾驶飞行器展示、亿航编队无人机集群表演、无人机集群彩烟秀等表演;同时物流无人机、行业无人机、载人无人机科技太空舱、智能厕所等一批智能设备也将集体亮相。

“除了仙女山首届飞行节,武隆今年夏季还将举办系列特色文旅活动。”武隆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刘壮介绍,武隆将于7月26日启动“2024爱尚重庆 成渝仲夏清凉嘉年华暨第二十届美丽乡村休闲惠游季活动”;7月27日至8月17日举办仙女山草原露营音乐季;8月1日至8月3日开展“1003 ROSE POLO CUP世界女子马球玫瑰杯”国际马球比赛,通过这些新场景、新业态、新活动的引入、培育和举办,实现从旅游来武隆到旅居来武隆的提档升级。

同时,为回馈游客,武隆还推出了多项惠民优惠政策。8月31日前,高中毕业生凭准考证可免仙女山和芙蓉洞景区门票;12月31日前,所有游客凭个人身份证可免白马山景区首道大门票;仙女山机场进港游客凭登机牌或机票购买信息,自乘坐该航班后7日内,可享白马山、芙蓉洞景区全免票和白马山天尺五酒店、万峰呐溪原乡泡泡屋、后坪天池苗寨民宿五折优惠。

此外,为了提高游客体验,武隆在全市首创建立了旅游消费投诉先行赔付机制,即当消费者与涉旅经营者发生涉旅消费纠纷后,由政府先行赔付给消费者,再向被投诉商家进行追偿,切实保障游客权益。

编辑: 何维   审核: 周立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