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哨兵”已就位 山川当无恙——驻守地质工程师奔赴驻守重庆600余个乡镇街道
2025-04-24 19:40
“岩体裂隙张开度达10厘米,建议尽快清除。”在忠县花桥镇东岩村,驻守地质工程师谢卓利和同事们面对新发现的危岩,手持激光测距仪快速测算后作了初步判定。
“坡顶裂缝像咧嘴,房前屋后多留意;预警信息滴滴响,莫等天黑快转移。”在万州区长岭镇安溪村黄岭嘴滑坡,一场别开生面的“防灾院坝会”正在进行。驻守地质工程师程俊用方言将专业的地质灾害前兆改编成顺口溜“防灾口诀”,方便群众理解记忆。
▲地质工程师操作无人机调查地质灾害隐患。受访单位供图
壮丽山川大美重庆,也存在许多地质灾害隐患点。权威机构预测称,2025年我市汛期暴雨洪涝偏重。汛期临近,市地矿局南江地质队的地质工程师们又进入到紧张的工作节奏中:提前进入地灾隐患点,像“哨兵”一样穿梭山川之间,开展宣传培训、查险排危等工作。
目前,南江地质队63名地质工程师已提前两个月进驻相关区县;市地矿局下属7个专业技术队伍已派出地质工程师250余名,奔赴全市34个区县600余个乡镇开展地质灾害防治驻守工作。地质“哨兵”已就位,巴渝山川当无恙。
“地毯排查”动态标记地灾隐患点
4月的重庆三峡库区,天气多变。
“裂缝宽度较上月增加3毫米,加密监测。”晨雾尚未散开,驻守地质工程师唐锐就攀上奉节县甲高镇梁家坎上的滑坡点,将卷尺精准卡入山体裂缝。他一边记录数据,一边向群测群防员梁建雄讲解变形趋势。这样的场景,正在重庆多个区县同步上演。
▲核查地质灾害隐患点警示牌信息。受访单位供图
在长江干流奉节瞿塘峡段,地质工程师们运用贴近摄影测量、裂缝计、倾角仪、应力计等,为每处危岩建立了数字“健康档案”,以备汛期重点预警监测。
在忠县花桥镇东岩村,驻守地质工程师谢卓利面对新发现的危岩,手持激光测距仪快速测算:“危岩体积约20立方米,裂隙张开度达10厘米,建议立即清除。”在该中型危岩的一旁,两处虽暂时稳定但体积达数百立方米的大型危岩,已被贴上“重点监测”的标签。
目前,南江地质队驻守团队已完成辖区1900余处隐患点复核,新生隐患点调查同步推进。南江地质队副队长兼总工程师范泽英介绍,排查中既要更新“两卡一案”(防灾明白卡、避险明白卡和单点防灾方案),又要通过“危岩地灾风险管控”系统实现数据实时更新。
“送教上门”地灾防治宣传进村社
“当裂缝突然变宽或出现渗水,就是紧急撤离的信号。”日前,南江地质队启动了2025年度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知识培训工作。在开州区麻柳乡培训现场,地质工程师彭雨龙通过图文并茂的PPT案例,向群测群防员及地防员讲解滑坡体裂缝演变规律。
“地质灾害防治既要靠专业力量,更要让群众成为第一响应人。”南江地质队正高级工程师罗建华介绍,目前,他们已对负责驻守的15个区县136个乡镇(街道)群测群防员、村社及企业地防员及重要隐患点、风险区受威胁群众进行了防灾减灾知识系统培训。
▲防灾减灾知识培训。受访单位供图
为适应不同群体需求,驻守工程师团队推出“集中授课+院坝宣讲”培训模式:在会议室对防灾专员进行专业化技能培训;在田间地头、农家院落开设“地灾科普小课堂”,用方言讲解、案例演示等接地气的方式,让复杂的地质知识变得通俗易懂。
“以前看到山体裂缝只会害怕,现在掌握了防治知识、熟悉逃生路线,心里有了底。”万州区长岭镇群测群防员冉硚凤在参加培训后表示,上门送教地灾防治知识,让大家掌握了“看得懂、报得准、逃得快”的实用技能。
智慧防控实战演练形成闭环
目前,全市已布设智能化监测设备5.76万台,覆盖近1.2万处地质灾害隐患点。
驻守团队今年培训重点指导群测群防员掌握“预警响应三部曲”:当接收到自动化监测设备预警信息时,第一时间赶赴隐患点巡查核实,并将现场照片、险情描述实时反馈给专业技术人员。“通过培训,共同建立起‘设备报警—人工核警—专家处警’的联防链条,确保隐患早发现、险情快处置。”南江地质队正高级工程师黄辉平说。
“不要顺着落石方向跑,往两边跑!”在涪陵区石沱镇富广村李家岩危岩带隐患点,一场模拟危岩崩落掉块的应急逃生演练正在展开。
▲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受访单位供图
为提升极端天气下的应急响应水平,驻守团队指导乡镇开展强降雨条件下临灾避险专项演练。演练聚焦辖区内地质灾害隐患点、高易发区及极高、高风险区,模拟短时强降雨触发的地灾险情场景,组织群众按预定避险路线快速转移。通过全流程实战操作,检验应急预案可操作性,确保受威胁群众熟知避险信号、逃生路径及避难场所位置。
汛期临近,重庆市地矿局下属7个专业技术队伍已派出地质工程师250余名,奔赴全市34个区县600余个乡镇开展地质灾害防治驻守工作,与当地群测群防员、智能监测设备共同构筑起“人防+技防”的立体防线,守护山河安澜。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