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被动应对”到“主动作为”——重庆师范大学数字教学改革背后的作风之变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首席记者 周尤

2025-04-22 19:25

今年新学期开学,重庆师范大学有了一个新变化——学校150间智慧教室、45间智能实训室正式投入使用。

智慧教室投入使用了,但是怎么使用,怎么用好,成了很多老师面临的难题。

“学校的教学环境提档升级了,研讨型、全息型智慧教室也建成了,但许多教师还缺乏专业的、系统的数字教学改革培训与技术支撑,从而导致在实际使用中仍然会遇到设备的功效无法充分发挥的问题,很希望学校能够给我们提供支持。”不久前,学校校长王国胤在美术学院调研时,罗晓欢老师反映了一个老师们面临的“共性问题”。

实际上,王国胤校长能及时收到罗老师反映的问题并非偶然。

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过程中,重庆师范大学聚焦消极执行、选择执行、表面执行、拖延执行以及把说了当做了、做了当做成了等现象,制定了《大力弘扬践行“马上就办、办就办好”优良作风十条具体举措》。其中第五条明确规定,要推行“一线工作法”,校领导每学期都要到联系的学院和科研机构走访调研,现场办公。

王校长到美术学院的调研正源于此。

问题收到了,如何推动解决才是关键。3月26日,在学校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上,这个问题被摆上台面,学校党委书记张艳在会上表示“要把困扰教师的这个问题纳入‘马上就办’,尽快办好。”

很快,按照“马上就办”中有关“重大事项抓落实”的流程,作为责任单位的教务处在走访调研摸清情况后,迅速形成了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系统机制,包含开展系列培训、提供数字教学技术咨询等内容。

马上就办,打表推进:3月27日,由学校教务处牵头建立“数字教学技术咨询室”,对智慧教室使用、数字化课程建设、AI人工智能课程建设提供技术支持。针对重庆市开展的首批市级“人工智能+”重点课程立项建设工作,教务处邀请专家连续开展了两次线上培训。

效果是立竿见影的。

4月3日,马克思主义学院黄正老师尝试制作全息课程,他与教务处华杨老师在“数字教学技术咨询室”就课程设计、内容制作、运行模式等内容进行交流。4天后,黄老师就拿到了详细的教学设计报告材料。

无独有偶,4月16日,学生处陈娟老师要制作大学生心理健康微课的相关课件,教务处华杨老师为她提供了数字化课程咨询服务,从微课拍摄设计、分镜脚本及特效素材制作等方面跟进技术支持,当天晚上11:30,课程最终定稿,并在第二天早上顺利启动了拍摄。

马上就办,办得好不好还得由师生说了算。

“在学习教育中,为了破除‘躺赢’‘休眠’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我们创新推出了‘三服务’评价机制,每件事情办结后由师生匿名评分。不仅是具体到每件事,在年终,17个二级学院师生会对32个职能部门和直属单位的‘服务质量’开展评价考核,从而倒逼干部职工从‘被动应对’向‘主动作为’转变。”学校纪委书记肖应红介绍,如遇到失责的情况,学校将根据《问责实施办法》启动追责程序,确保失责必问,问责必严。

“数字教学技术咨询室”的建立和系列培训的开展均得到了师生们的“五星好评”。

“马上就办”取代“等等再看”正是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高校落地生根的生动写照。“接下来,学校将继续围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深化教学改革、优化服务流程、加强监督问责等方面持续发力,进一步推动学校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张艳表示。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张信春   审核: 余虎 主编:付爱农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