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珍档|罗广斌:智勇双全斗敌特
2025-04-04 14:22
在歌乐山白公馆监狱旧址中陈列着一面泛黄的“五星红旗”,这面五星红旗是在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刚刚传入白公馆监狱时,狱中的同志凭着想象共同制作的,制作红旗的发起人就是《红岩》小说的作者罗广斌。
▲罗广斌
1948年9月,地下党员罗广斌在成都被捕后,被送到重庆渣滓洞监狱。一开始,特务们对这个共党案犯“另眼相看”,因为他可是大名鼎鼎的国民党第十五兵团司令官罗广文的亲弟弟。
面对审讯,罗广斌毫不犹豫地承认自己是共产党员,对于组织情况他则以“一概不知”来作答。
特务头子徐远举劝说罗广斌:“不要顽固了,你的情况,我很清楚,还是老实地说吧。”
罗广斌则淡淡地回答:“既然你都清楚了,还问我干什么?我是共产党员,其他的我什么都不知道!”
罗广斌拒不交代组织和其他同志的情况,敌人无计可施。碍于罗广文的位高权重,特务也不敢对罗广斌刑讯逼供。罗广斌意识到了这一点,并充分抓住这点与敌人进行斗争。
1948年11月的一天,徐远举再次提审罗广斌。一个神情尴尬的陌生人出现在面前,罗广斌诧异地打量着来者。徐远举见状,得意地大笑道:“不认识是吗?请允许我介绍一下,这位啊,就是你的上级,贵党的重庆市委副书记,你的入党就是他批准的,过去是你们的冉益智同志,现在可是我们的中校专员了。”罗广斌一下怔住了!随后才恍然大悟,原来包括自己在内的许多同志被捕,是因为出了可耻的叛徒!
冉益智也是第一次见到罗广斌。他强装镇静,走上前微笑着说:“你为了反抗家庭对自己婚姻的干涉和压制,1944年去昆明找到马识途在西南联大读书,是马识途一直在帮助你吧?……”
徐远举赶忙插话道:“怎么样?还是把川康特委副书记马识途的地址告诉我们吧。”
看着叛徒卑鄙的面孔,听着特务得意的狞笑,罗广斌轻蔑地撇撇嘴:“不要痴心妄想!”
冉益智却不死心:“政府讲天理、国法、人情,你只要讲出来,就可以回家了,你今后不搞政治,去学科学,仍然是有前途的,否则后悔也来不及了。”
罗广斌大怒:“后悔?我有什么可以后悔的?放心,我什么也不会告诉你,送我回监狱!”
徐远举没有想到罗广斌居然如此刚强,恼羞成怒地咆哮道:“明天我非叫人好好地整你!”
果然第二天罗广斌就被戴上了重重的脚镣,但他并不觉得痛苦。与罗广斌同狱的李玉钿同志解放后写的证明材料中记载:“罗被捕送渣滓洞后,虽经数次最严厉的审问,始终未屈服,徐匪劝他自新,他不但不接受反而态度倔犟,被戴上了很重的足镣,他也不觉得痛苦,反而态度怡然自得……”
戴上脚镣后,难友们对罗广斌发起慰问,他收到诗歌等许多礼物,其中一首诗赞美他是“冲向风暴的海燕”。
面对同志们的慰问,罗广斌很受鼓舞,于是他写下《我的自白书》表达自己决不屈服的态度——
我知道,你们饶不了我,
正如我饶不了你们一样。
毒刑、拷打、枪毙、活埋,
你们要怎么就怎么干吧!
是一个人,不能像狗样的爬出去,
我恨煞那些怕死的东西!
没有同党,什么也没有,我的血肉全在此地!
就拿起皮鞭吧!举起你们尖锐的刺刀吧!
望着脚上沉重的脚镣,我没有什么需要自白!
1949年1月,地下党员齐亮被捕关押到渣滓洞监狱,罗广斌因为写条子给齐亮讲狱中情况而被特务发现,给他加了一副脚镣以示惩罚。在这种残酷的斗争中,罗广斌越发变得坚强,他甚至开始不回答特务的任何问题。于是,他被转移到了关押重犯的白公馆。
1949年7月,面对当时全国的局势变化,徐远举感觉到罗广斌在他手上是一个包袱,万一有差错今后不好向罗广文交代。于是他下令将罗广斌带到他办公室,并请他的父亲做工作,说不再强迫罗广斌交代组织情况,只要求履行登报自新手续就可以回家。但是,罗广斌坚决不从,在与父亲大吵一番后,他又回到了白公馆。
1949年11月27日,国民党反动派从重庆溃逃之前,下令对关押在白公馆、渣滓洞的革命志士进行秘密屠杀。当屠杀进行到半夜时,白公馆尚有罗广斌等19人未“处理”。这时,白公馆的大特务雷天元接到命令,要他先带人到渣滓洞帮助“处理”那里的“政治犯”。但当雷天元返回时,白公馆已是人去楼空,吓得这个残忍的刽子手面如土色——怎么回事?这可怎么向上级交账呀!
原来,雷天元带着特务们去渣滓洞实施屠杀时,命令当天的值班看守杨钦典看住白公馆最后的19人。就在这个时候,罗广斌抓紧机会,策反杨钦典弃暗投明。由于平时革命者在狱中英勇不屈的行为对杨钦典有所感染,此时国民党已经兵败如山倒,杨钦典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终于打开牢门,使罗广斌等19人全部脱险。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