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重庆有多少“独角兽”?分布在哪些赛道?

重庆发布

2024-06-16 14:56

今(16)日,重庆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迎来了一场科技与创新的盛会——2024中国(重庆)独角兽企业大会。

大会现场发布的《中国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2024》显示,2023年中国独角兽企业共有375家。同时发布的《2024年度重庆市独角兽、瞪羚企业榜单》显示,2023年重庆新晋独角兽企业2家,总数到7家;新晋潜在独角兽企业10家,总数达16家

本次大会由重庆市经济信息委、两江新区管委会和长城战略咨询共同主办,以“渝见中国独角兽·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主题,汇聚了100多家独角兽企业代表与众多知名专家学者、投资人共700多人,通过主题演讲、高端对话、专题发布、企业路演、对接洽谈和交流晚会等多种形式,分享创新经验,碰撞思想火花,激发合作潜力。

▲2024中国(重庆)独角兽企业大会现场。主办方供图

2023年,中国独角兽企业共有375家

重庆等城市独角兽企业新晋速度加快

活动中,《中国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2024》正式发布。报告显示,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展现出韧性强、活力旺的特征,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

2023年,中国独角兽企业共有375家,新晋独角兽企业72家,超级独角兽企业12家,因上市毕业的独角兽企业19家;中国独角兽企业引领新领域新赛道发展,集成电路、清洁能源、人工智能赛道成为新晋独角兽企业的主阵地,其中前沿科技领域独角兽企业达249家,占比近七成,是技术创新的先锋力量。

中国独角兽企业呈现“高集聚、广分布”特征,全国共有56个城市出现独角兽企业,“北上深广”聚集超五成,合肥、武汉、重庆、苏州等城市独角兽企业新晋速度加快;融资呈现“低频、大额”特点,2023年新获融资独角兽企业数量与事件数均呈现下降的情况下,融资总额仍达262亿美元,其中有12家获得5亿美元以上大额融资。近六成新获融资独角兽企业集聚在集成电路、清洁能源、自动驾驶、动力电池和机器人赛道。

重庆市2023年新晋独角兽2家,总数到7家

(潜在)独角兽企业群体总估值257.73亿美元

重庆市在独角兽和瞪羚企业培育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成为推动制造业长期持续发展和新质生产力形成的重要力量。会上发布的《2024年度重庆市独角兽、瞪羚企业榜单》显示:

①独角兽企业数量倍增

近四年重庆市独角兽、潜在独角兽企业数复合增长率均超60%,2023年,新晋独角兽2家【象帝先计算技术(重庆)有限公司 、重庆特斯联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数到7家,新晋潜在独角兽10家,总数达16家,(潜在)独角兽企业总数达23家,较2022年的11家实现倍增。瞪羚企业增至147家。

▲(点击图片放大查看) 图源:长城战略咨询

②高成长特征明显

重庆市(潜在)独角兽企业群体总估值257.73亿美元,同比增长136.7%。瞪羚企业的高速成长特征尤为显著,营业收入近三年复合增长率达34%,其中7家企业超100%。

图源:长城战略咨询

③研发投入强度显著提升

重庆市独角兽、潜在独角兽企业和瞪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分别为7.29%、6.58%和5.7%,显著高于上年水平,并远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④硬科技特征突出

全市有17家(潜在)独角兽企业分布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新型储能、卫星互联网等硬科技领域。23家(潜在)独角兽企业和98%的瞪羚企业分布在“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

⑤创新高地引领发展

近八成(潜在)独角兽企业分布在两江新区、重庆高新区两大创新高地。近九成瞪羚企业在主城都市区集聚发展。

为了进一步让独角兽企业了解重庆,投资重庆,市经济信息委、两江新区相关负责人还分别向与会嘉宾隆重推介了重庆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和两江新区招商投资情况。

▲2024中国(重庆)独角兽企业大会现场。主办方供图

大会现场,还为包括强脑科技、希迪智驾、文远知行、梅卡曼德、航天驭星等在内的80余家入榜独角兽企业举行了现场授牌仪式。同时,现场签约仪式中,重庆市经济信息委、两江新区、涪陵区、江北区、巴南区分别与10家独角兽企业现场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旨在共同探索发展新机遇,为独角兽企业带来更多创新资源和市场机遇,同时推动重庆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进入新阶段,实现共创共赢新发展。

小布丁·多一点>>>

什么是独角兽企业?

“独角兽企业”的概念最初由美国硅谷天使投资人Aileen Lee于2013年提出,指代具有发展速度快、稀少、是投资者追求的目标等属性的初创期企业。

独角兽企业概念提出后,迅速得到全球科技界和投资界的广泛认可,相继多家研究机构公布了自己的独角兽企业榜单。各榜单均要求估值超过10亿美元,创立时间多界定在十年内或选择初创型企业。

《中国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2024》亮点:

重磅发布并深入解读独角兽最新发展趋势

独角兽企业以技术创新为引领,以高水平人才、高能级资本为驱动,开辟新领域新赛道,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中国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2024》中,展示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的最新格局。

独角兽企业总数375家,新晋72家。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独角兽企业共有375家,总估值约为1.2万亿美元;超级独角兽企业12家,新晋级1家长鑫科技;新晋独角兽企业72家;因上市“毕业”的19家,因超龄“毕业”的26家。2023年独角兽企业平均成长年限为4.3年,其中新晋独角兽企业为5.4年。

▲图源:长城战略咨询

前沿科技独角兽企业成为主流,大模型、可控核聚变、新型储能独角兽加快涌现。2023年中国独角兽企业分布于39个赛道,大模型、可控核聚变、GPU芯片、半导体材料、氢能、新型储能、合成生物等领域加快涌现独角兽企业。集成电路、清洁能源、商业航天等前沿科技领域独角兽企业数量占比近七成(249家),新晋独角兽企业中这一比例更高,超八成。

独角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持续增强,积极参与全球科技协作。275家(占比超七成)独角兽企业拥有发明专利,企均70件,总量近两万件,较上年增长56.6%。申请国际PCT发明专利的独角兽企业数量从上年的81家增至94家。

融资呈现“低频、大额、集中”的特点。2023年,在新获融资独角兽企业数量与事件数均呈现下降的情况下,仍有超百家独角兽企业有新获融资,融资总额达262亿美元,其中有12家企业获得5亿美元以上大额融资。近六成新获融资独角兽企业集聚在集成电路、清洁能源、自动驾驶、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和机器人赛道。

2023年中国独角兽企业分布在56个城市。北京(75)、上海(65)、深圳(36)、广州(25)集聚超五成的中国独角兽企业。合肥、武汉、重庆、苏州等城市独角兽企业新晋速度加快,温州、扬州、宣城等7城成为独角兽企业新城。

编辑: 田韵沁   审核: 何旭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