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起新使命 区县谈落实|厚植生态本底 赋能绿色发展 南川高质量建设渝东生态新城
2024-09-25 12:36
▲2024年9月25日,重庆市人民政府新闻发布厅,重庆南川区"扛起新使命,区县谈落实"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举行现场。特约摄影 钟志兵/视觉重庆

发布人
南川区委书记 向业顺
南川区委副书记、区长 施崇刚
南川区副区长 李恩华
南川区副区长 胡光模
9月25日,记者从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扛起新使命 区县谈落实”南川区专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南川将厚植生态本底,赋能绿色发展,高质量建设渝东生态新城。
南川区委书记 向业顺介绍,近年来,南川着力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节点城市,积极服务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西部陆海新通道联动发展,6个项目纳入全市中新互联互通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汽车轮毂、方竹笋、“金山红”茶叶等特色产品出口东南亚和欧美市场。接下来,南川将加快推进通道能级提升、外贸业态模式创新,实现渝南黔北区域性大宗货物公铁联运在南川集散中转,形成“通道带物流、物流带经贸、经贸带产业”融合发展格局,把区位优势转化为枢纽经济优势。
着力打造全市先进制造业基地方面,南川将聚焦三个关键词,一是“集群”,培育绿色建材、新能源及新型储能等“332”制造业集群体系,到2027年工业总产值将超过500亿元;二是“创‘新’”,全力创建市级高新区,推动市级专精特新企业成功“破百”,瞪羚企业新增4家,建设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三是“惠企”, 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首要工程”,制定31条改革措施,用一流营商环境招引一批链主企业、做强一域民营经济。
围绕着力打造全市文旅康养首选之地,南川正加快构建“一山一片一带多点”文旅康养产业新格局,培育壮大景区景点游、康养避暑游、民宿露营游、农旅融合游“四大业态”,高标准建设山王坪文旅康养项目,提档升级“178环线”,努力把南川打造成重庆文旅特色品牌、康养首选之地。
南川是农业大区,将着力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区,培育南川米、蓝莓、大树茶“一主两辅”优势特色产业,推动南川米订制化生产、蓝莓集群化种植、大树茶品牌化发展,综合产值两年增加了38.7%,让农业步入“丰收季”,农民过上“丰收节”。同时推动城乡要素双向流动,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超10万元的村占比达94.4%,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入选全国农地入市典型案例示范。
今年1-8月,南川新能源汽车及配套产业产值达30.1亿元
作为全市首批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特色产业园区,近年来,南川抢抓全市建设万亿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机遇,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及配套产业,全力创建特色产业园区、示范配套基地。今年1-8月,全区新能源汽车及配套产业实现产值30.1亿元,产业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
“发展过程中,我们突出‘轻量化、智能化’发展方向,已聚集新能源汽车配套企业50余家,其中品牌车企的头部配套商5家,有辨识度的赛道及产品正加快形成。”南川区委副书记、区长施崇刚介绍,全区还着力打造了轻量化车身配套链、智能座舱配套链、传动和转向配套链,同时,电池配套及废旧电池回收利用、充电桩制造等领域也在快速成长。
接下来,南川将不断夯实产业基础,坚持培优聚新,积极引导50余家存量企业延链补链,着力推动铝器时代等龙头企业发展壮大;持续完善机械制造、电子信息、化工、新材料等产业规划,力争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12个总成赛道实现全覆盖。
同时,不断增强承载能力,优化工业园区产业布局,对现有可供应的7.6平方公里土地,优先发展新能源汽车及配套产业;加快提升水江化工园区产业容纳能级,合理布局电池、新材料等配套产业;依托龙岩组团电镀产业园,积极承接高标准表面处理汽配项目。不断放大区位优势,提升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节点城市辐射能力,全面配套全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加快建设市级产业转移承接示范区。
此外,南川还将积极引导企业与武汉、长沙、柳州等周边沿线整车企业和总成企业建立配套合作,加快构建外引内联的产业生态。
打造百亿级清洁能源产业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近年来,南川大力推进页岩气、风电、光伏、储能等能源项目建设,目前已探明页岩气资源储量3307亿立方米,年产气量17亿立方米,风电、光伏装机容量达20万千瓦,建成100兆瓦/200兆瓦时新型储能电站1座。接下来,南川将持续推动页岩气增储上产和风、光、水、储一体化发展,着力打造百亿级清洁能源产业。
南川区副区长李恩华表示,未来全区将从三方面发力:
一是拓规模。加快推动页岩气勘探开发,到2027年年产量突破20亿立方米以上;大力挖掘风、光等可再生能源,推动凉风垭风电场、白杨坪风电场、南平南城光伏、工业园区企业屋顶光伏等项目分批并网发电。
二是建通道。南川已实现页岩气管网、电网全覆盖,为城市扩能、园区发展、生态康养等提供了坚实的能源保障;建成了8条长输管道,与川渝、渝黔、川气东送等主干线互联互通,年输气量可达200亿立方米。
三是延产业。积极推动页岩气资源就地利用转化,已引进落地页岩气液化、压缩加工厂等项目,正在推进页岩气提氦、页岩气发电等项目前期工作。同时还将引进页岩气装备制造、精细化工等上下游产业,驱动相关产业协同发展,力争2030年页岩气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00亿元。
加快建设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
南川是国内著名药用植物资源“基因库”、渝产道地药材主产区,已探明中药材资源4967种,药用植物品种约占重庆市的77%、全国的38%,素有“世界生物基因库”“中华药库”之称。
南川区委副书记、区长施崇刚介绍,全区正加快推进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一方面立足“传承”,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近年来,南川致力打造中医特色,累计投资3.25亿元,全面完成区中医医院迁建,针灸科成功创建国家级重点专科,成功打造6个市级中医重点(特色)专科。致力强化体系建设,积极建立以区中医医院为龙头的中医医共体,着力构建区、乡、村三级中医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面推进“数字化+中医”平台建设;致力提升全民素养,深入推进中医药进社区、入校园、下基层,成功举办2024年“中医药文化服务月”主题宣传活动,开发《小小李时珍》等中医药校本课程。
另一方面着眼“创新”,南川将着力抓种植,在稳固现有30余万亩生态中药材种植基地基础上,力争未来3年,新建玄参、黄连标准化基地1万亩以上,支持区内中医药企业发展定制药园5万亩以上;大力抓加工,以华润三九、上药慧远、河北金木等重点企业为引领,积极发展中药饮片、中药提取、配方颗粒、院内制剂等业态,未来3年,力争新招引20家以上中医药企业集聚发展;聚力促融合,打造中医药特色文旅路线,在三泉镇、黎香湖镇、山王坪镇配套布局具有中医药特色的综合性康养中心。依托市药研所科研优势,创新发展药食同源产业,因地制宜开发药茶、药酒、药膳等产品。
(本组图片均由特约摄影钟志兵摄/视觉重庆)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