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稻虾共养”促增收
2025-04-21 09:34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刚刚洒向田野,楠竹山镇谢坝村益春小龙虾基地已是一片繁忙景象。负责人曾德勇将一筐筐鲜活的小龙虾分拣、打包,准备发往城区。“现在刚刚上市,每天出货量在50公斤以上,订单根本接不过来。”曾德勇笑着说。
谢坝村创新采用“稻虾共养”生态种养模式,在100亩稻田中实现了“一田双收”的喜人成效。据了解,该基地年产优质小龙虾可达1.5万公斤、生态水稻3万公斤,年产值达57万元,带动周边100余人次就业。
“我们的秘诀在于让小龙虾和水稻形成生态循环。”曾德勇介绍。小龙虾为水稻除虫、松土、供肥,水稻又为小龙虾提供天然的栖息环境和食物来源,这种模式下完全不需要使用化肥农药,既保证了产品品质,又降低了生产成本。
更令人惊喜的是,这种生态种养模式还意外带动了乡村旅游发展。2024年,已有六七百名游客专程前来体验垂钓乐趣。“很多游客钓完虾就想现场烹饪,我们正计划与村民合作,开发小龙虾加工体验和农家乐项目。”曾德勇透露。
谢坝村党支部书记杨光秀表示:“‘稻虾共养’模式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发展农业生产,让更多村民享受到红利。”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