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千年石佛揭开神秘面纱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5-04-22 14:34

日前,巴蜀石窟全集野外调查组正式开启四川自贡站野外调查工作,首站聚焦贡井区旭水河石佛(又称“菩萨石”)。这座隐匿于河中的唐代摩崖石刻瑰宝,以“水落佛现”的独特景观与精湛雕刻技艺,成为巴蜀石窟艺术研究的重要实证。此次调查将系统记录自贡石窟群的历史脉络,为构建巴蜀石窟文化地图提供关键拼图。

在贡井区旭水河贡井街道老街社区中桥河段,调查组正利用无人机与高精度测绘、拍摄设备,对旭水河石佛进行全方位数据采集。这尊长4米、宽3.5米、高4米的多棱形巨石,三面雕刻有11龛50余尊造像,大部分为晚唐作品,少数经宋、明增补。工作人员在当地蓝天救援队援助的橡皮艇上,对造像衣纹、背光面细节进行仔细拍摄。

大足石刻研究院研究员李小强说:“旭水河石佛是巴蜀石窟中罕见的‘水下文物’,其雕刻题材融合了佛教神祇与盐运文化元素,堪称一部‘石头上的盐运史’。此次拍摄将重点记录石佛因地质灾害滚落河中后形成的‘水蚀痕迹’,为研究巴蜀石窟的自然损毁机制提供样本。”

据介绍,100多年前因地质灾害形成的旭水河石佛,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被列为文物保护点‌,而自贡作为巴蜀石窟艺术的核心区域之一,此次调查还将覆盖荣县大佛石窟、贡井千佛寺摩崖造像、荣县龙洞石刻等8处重点石窟点。

大足石刻研究院研究员李小强说:“我们将用20天左右的时间完成自贡站的基础信息采集,重点解决石窟点分散、保存环境复杂等问题。在旭水河石佛拍摄完成后,我们将陆续走进荣县大佛石窟、贡井千佛寺摩崖造像、荣县龙洞石刻等石窟点进行拍摄记录,计划5月中旬完成自贡站的拍摄工作。”

据了解,《巴蜀石窟全集》是我国首部系统性呈现川渝地区石窟艺术的大型图录,自2023年启动以来,拍摄工作已完成四川省广元市、巴中市、南充市、绵阳市、德阳市、遂宁市、成都市、眉山市、乐山市、资阳市(安岳县)、内江市、泸州市、雅安市等13地278处石窟6000余龛;重庆市合川区、潼南区2地12处400余龛。该项目由大足石刻研究院牵头,联合川渝两地文物机构,计划2025年底前完成野外调查,2027年出版全集。全集的出版将为川渝石窟寺保护、历史文化研究提供重要档案。

来源: 大足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 吴志杰   审核: 王萃 主编:王成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