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例!三峡医院成功开展肝癌介入隔离治疗技术
2025-04-25 10:47
4月24日,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成功开展世界首例肝癌介入隔离治疗技术。这一突破性技术不仅为肿瘤患者带来了全新的治疗希望,更标志着医院在肿瘤精准治疗高端领域迈向了新的里程碑。
50岁的刘明(化名)是一名原发性肝癌患者,右肝有一枚12.8*11.6cm的巨大肿瘤。由于患者肿瘤体积较大,肿瘤严重压迫肝中静脉,常规手术无法根治性切除,大剂量化疗对病人伤害较大,且效果缓慢,成为肝癌治疗的一大难题!
针对患者后续治疗,在广东省器官医学重点实验室主任何晓顺团队的技术引领下,由三峡医院医务部牵头,组建了由肝胆胰脾外科、肝病科、麻醉手术中心、检验科、输血科、介入导管室、药学部、设备保障部以及何晓顺主任团队组成的技术支撑团队,经过院内外数次的多学科讨论、反复论证,从手术流程的细致规划,到各类应急预案的周全设计,每一个环节都经过了无数次的推演与完善,力求将风险降到最低,最终选择器官介入隔离治疗术。
手术分两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采用微创介入技术阻断“右肝门”静脉,促使左肝增生,提高肝脏储备功能,为后续治疗奠定基础。
第二阶段,施行右肝肿瘤的隔离灌注化疗,需要在介入技术辅助下将肿瘤侧供血动脉(肝右动脉)及静脉与健侧及其他器官血管隔离,通过特有的灌注系统,将患侧组建成一套独立的循环,然后进行肿瘤的精准灌注大剂量化疗,以期在较短时间最大程度地缩小肿瘤。
值得一提的是,手术结束后,检测结果显示患者外周循环血液中化疗药物浓度微乎其微,这意味着高浓度的化疗药物被精准“锁”在了肿瘤肝脏区域。
目前,患者生命体征良好,血常规、肝功能指标正常,已开始进流质饮食。患者家属送来了“医德高尚暖人心、医术精湛传四方”锦旗以表感谢。
据介绍,肝癌介入隔离治疗技术其优势在于仅靶器官受高浓度化疗药物持续治疗,全身器官不受累,药物浓度为外周正常血液的1800余倍,能充分杀死肿瘤细胞。同时,采用介入方式,相比传统开放手术,患者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目前,该技术可用于肾肿瘤、骨肉瘤、心脏等实体器官病变,还能用于肝衰竭治疗。
此次技术突破绝非偶然。早在2024年12月,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与何晓顺教授团队达成战略合作,签订了合作共建器官医学研究院框架协议书,通过搭建器官医学相关科学研究平台,组建器官医学研究队伍,积极开展器官医学领域研究,力争开发应用一批具有颠覆性的诊疗技术、前瞻布局一批具有引领性的科研项目、形成转化一批具有原创性的科技成果、合作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医师科学家,助力创建重庆市器官医学重点实验室、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
接下来,医院将以器官医学研究院建设为重点,从多个维度持续发力。在平台建设方面,打造活器官腔镜教学培训平台、离体器官养护技术平台等六大国际一流科研平台;诊疗技术开发应用方面,积极申报器官移植资质,开展人体捐献器官获取技术,持续优化器官隔离治疗等前沿技术;在科学研究方面,聚焦器官隔离治疗新技术开发、离体器官保存等重点领域,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在器官教学方面,引入先进教学设备,建设国内一流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医学人才。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