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米粉产业稳步发展
2024-09-23 16:52
米粉是綦江特色美食,深受全区群众喜爱。一碗大骨高汤,加之软糯香甜的米粉,辅以作料和臊子吃,入口细腻柔滑,鲜嫩可口,回味无穷。
“老板,来碗米粉,加臊子加蛋!”在渝南小区对面的小鱼沱米粉馆,食客们三三两两地坐在一起,边嗦粉边聊天。米粉下肚后,才算开启了一天的生活,这是綦江人的共识。
市民陈先生告诉记者,綦江人都喜欢吃米粉,而这小鱼沱米粉薄而绵密,臊子也香,很好吃,更符合他的口味。一碗米粉吃下去,汤也喝得一口不剩,陈先生心里胃里都得到极大满足。
小鱼沱米粉起源于赶水镇小鱼沱,采取传统手工技艺制作,在当地颇有名气,常常有食客专程驱车前去品尝。
发现商机后,小鱼沱米粉馆负责人代伟立即注册商标。考虑到城区人流量更大,能让更多食客品尝到小鱼沱米粉的味道,去年10月,代伟来到綦江城区开店,生意很不错,多的时候一天能卖出300多碗。
“传统手工制作是我们米粉的一大特色。我们采取标准化的选材制作,由中央厨房统一加工米粉和臊子,再分发到各个门店,各门店对作料比例和高汤的熬制也都有标准流程,这也保证了我们每家店的味道稳定,让食客吃得更放心。”代伟介绍。
如今,代伟已经在城区陆续开了6家小鱼沱米粉馆,发展势头很足。接下来,代伟还准备打造旗舰店,通过明厨亮灶的方式把整个手工米粉的技艺展现在食客面前,让大家了解米粉制作工艺,吃得更放心。
“我们的目标是争取3年开设30至50家小鱼沱米粉馆,让綦江米粉从重庆走向全国。”代伟说。
在綦江,还有赶水铁石垭米粉、扶欢巷子米粉、三江四钢米粉等品牌,每个店都有自己的特色。据綦江米粉产业商会统计,截至目前,綦江已经发展各类米粉店约1000家,仅城区便有700家左右,年产值约2亿元,还创造了全产业链近万个就业岗位,小米粉已成为促进綦江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下一步,我们将整合资源优势,广泛开展行业论坛、产品展示会、米粉文化节等活动,促进綦江米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紧密合作,进一步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同时积极探索线上线下销售模式,拓展市场渠道,不断扩大綦江米粉知名度、美誉度,让更多消费者品尝到我们的綦江米粉。”綦江区米粉产业商会会长张基冲表示。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