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鱼苗“游”出大产业!梁平区鱼菜共生微工厂书写生态经济新答卷
2025-04-22 15:00
一个个巨大的养殖圆池依次排开,一尾尾鱼苗欢快游动着觅食,长势十分喜人,这是礼让镇川西村的梁平区鱼菜共生微工厂内的日常写照。
▲4月18日,位于礼让镇川西村的梁平区鱼菜共生微工厂内,工作人员在给鱼苗喂饲料。
近日,在礼让镇川西村的梁平区鱼菜共生微工厂内,微工厂负责人王军正一边手持饲料桶精准投喂,一边向记者介绍梁平区鱼菜共生微工厂的运行情况。
“自去年12月正式运营以来,我们专注于做加州鲈鱼苗培育,第一批鱼苗已销售约90%,销往四川成都、广安和重庆璧山、大足、铜梁等地。”王军表示,目前,梁平区鱼菜共生微工厂凭借科学养殖规划,每年可完成四批加州鲈鱼苗培育,预计全年鱼苗培育及销售量可达600万尾,年产值有望突破600万元。
此外,梁平区鱼菜共生微工厂构建高效鱼菜共生种养模式,鱼类排泄物经排污管道集中收集,经微生物发酵后转化为生物肥料,为蔬菜生长提供充足养分;而经蔬菜净化后的水体,则重新回流至鱼池循环利用,实现了养殖尾水“零排放”,既有效净化了鱼池水质,又实现了节能减排,走出了一条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
据了解,梁平区鱼菜共生微工厂占地面积约6.5亩,包含1047平方米养鱼大棚、987平方米蔬菜种植大棚及100平方米辅助用房。目前,工厂已建成2套标准化鱼菜共生养殖单元,总养殖水体达400立方米。
值得一提的是,自2023年起,梁平区鱼菜共生微工厂率先引入农科院研发的专利智慧养殖系统,该系统通过物联网技术将工厂内所有电气化设备与养殖池内的监控系统紧密相连,实时监测水质的溶氧量、液位高度、水温等关键指标,并具备智能预警功能,一旦数据异常,系统立即提醒工作人员进行精准调控,真正实现了渔业养殖的智能化、精细化管理,让小鱼苗“游”出了大产业,也为乡村产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能。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