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九龙城乡运营集团:积极践行国企责任 将惠民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5-04-22 16:07

“坐这个巴士出去串门、买东西,太方便了,还可以看看风景,舒心又省腿,巴适!”3月31日,重庆九龙城乡运营集团开通3辆“嘿巴适观光巴士”,引来当地居民一片点赞。该线路以民主村“半坡聚落”为枢纽,规划7个经停站点,总长3公里的交通环线,覆盖居民生活区和网红打卡地标,15分钟即可完成全程体验,大大提升了社区居民出行和游客观光的便捷性,也成为了一道靓丽的城市风景线。

▲“嘿巴适观光巴士”

自2024年9月起,按照九龙坡区关于打造民主村“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方案部署,九龙城乡运营集团先后承接民主村、劳动一村、直港大道3个社区共95栋的住宅物业管理、民主村接待讲解以及建设渠广场运营等事宜。

为当好城市“管家”,九龙城乡运营集团将精细物业服务融入社区管理。一是提升服务标准。参照住宅物业服务四级等级标准,设立金瑞物业综合服务中心,合理配置物业服务人员,建立民生服务清单,推进楼栋管理从“微改造”到“精提升”。二是优化专项管理。扎实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牛皮癣”清理等专项行动,做到清扫保洁日清理、周集中、全覆盖。三是解决群众诉求。积极回应并解决居民群众反映的电梯停运等急难愁盼问题,处理居民投诉80余件,有效投诉处理率100%、群众满意度达到95%以上。

在城市更新的进程中加强对市民群众的文化浸润,则是九龙城乡运营集团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的一大创新举措。集团围绕民主村社区焕新发展历程,梳理讲解行程、配置专职讲解员、打卡10个场景点,让当地群众和外来游客深入了解民主村社区街巷肌理和文化记忆,以讲好民生故事赋能社区文化建设。

值得一提的是,九龙城乡运营集团根据建设渠广场新功能、新定位,推出系列活动,洽谈对接宜家公司、会博公司等企业开展商务会展、人才招聘会、文娱赛事等活动,并以民主村社区为中心,将建川博物馆、万象里等商圈景点串点成线,不仅丰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还带动70余家商户增加经营收益,多方合力促消费升级、聚发展动能。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企业的责任所在。”九龙城乡运营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九龙坡的乡村,是“都市里的村庄”,“村庄”周边的都市区和产业园对优质农产品、农耕文化体验、乡村生态旅游都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而九龙城乡运营集团,正是推进城市运营管理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的重要一环。

采用“生态修复+产业导入”推进中梁云峰260亩荒地“披绿+生金”,加快“农文旅”共兴;联合推动区域公用品牌“品味九农”运营,红蜻蜓、千秋玉米等14个品牌获首批授牌;策划设计“西彭田园农趣游”“英雄故里游”“民俗文化游”等3条精品乡村旅游线路,累计体验游客超1万人次;举办华岩风景区“腊八节集会”“遇见花与禅荷花节”等特色活动,2024年客流量达到231万人次,创历史新高……通过一系列有效举措,九龙城乡运营集团全面推动乡村业态提档升级,助力乡村资源挖潜增效。

据悉,九龙城乡运营集团下属企业重庆愉秒充数字能源科技公司全力助推全市1031个乡镇街道超充全覆盖工作,目前已在全市160个乡镇街道依类型、分批次有序投建168座超快充站,仅今年春节期间就有14237辆新能源汽车进入愉秒充乡镇充电站充电,将能源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让城乡共享优质公共服务。

▲愉秒充公司于璧山投建的“璧山同景生态超充站”

九龙城乡运营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2025年,将借助重庆市推进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示范区建设的有利契机,在“城乡服务、康养文旅、资产运营”三大核心业务上持续发力,打造高品质物业服务名片和高品质城市运营名片,并围绕绿色经济、数字乡村等领域,充分利用区内乡村文化资源、自然资源、农业资源,引入农村电商、文旅消费等业态,在促进城乡融合,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将惠民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为“大美九龙坡”建设贡献国企力量。

编辑: 宋若冰   审核: 王萃 主编:王成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