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爆“出圈” 惠民有感——重庆动物园:多元发展 打造“虫动”文旅新样板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4-07-23 12:43

“期待了很久,我们来重庆的第一站就是选择重庆动物园!”来自西安的陈女士表示。在五一假期,重庆动物园天天爆满,系列端午节相关科普活动、动物直播在园区各处持续上演,为前来观光的市民群众带来了一场场特色纷呈的视听盛宴。

活动更丰富动物园休闲观光耍事多

据悉,仅在五一假期期间,动物园便举办了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让游客在观赏动物的同时,也能了解到更多关于动物的知识和保护信息。科普教室也同步开放,提供了读书角、科普观影、动物拼图互动体验以及科普展板展示等丰富多样的活动。

▲图说:五一科普活动

事实上,今年以来,重庆动物园充分利用现有珍稀野生动物资源,不断加强饲养和育幼管理并在繁殖技术上取得新突破。截至目前,累计繁育小爪水獭、亚洲黑熊、丹顶鹤、环尾狐猴等珍稀野生动物36种250余只。其中,小爪水獭为首次繁育成活。

▲图说:珍稀野生动物繁育

同时,加速打造“重动”IP,实现动物种群做大做强、文创品牌做响做亮、文化旅游融合做深做实。重庆动物园还抢抓国家重大战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机遇,持续加强与成都动物园、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西南大学以及国内各动物园、科研单位的交流合作,顺利实施合作交流项目7项,不断提升重庆动物园优势特色。

设施更完善!动物园便民服务再升级

随着重庆动物园的客流量持续增加,园区的基础设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重庆动物园这座只比新中国小6岁的主城区第一座大型主题类公园,承载了重庆市民一代又一代难忘的回忆。

▲图说:憨态可掬的大熊猫

为进一步满足市民群众观光游览需求,近年来,园区大力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园区品质有效改善。实施了新大门广场、熊猫大道、金鱼馆、滨河路等景观节点提质改造,实现既有秀美的自然风光,让游客领略山水之美,又有精雕细琢的人文景观,让游客感受重庆动物园的人文之韵,逐步实现“景区景点内外一体化”,让游客游得顺心、游得开心、游得舒心。

▲图说:熊猫馆新馆

同时,还在熊猫馆内开设的“虫动市集”“虫动咖啡馆”为游客带来了更丰富的消费场景、更潮流的消费体验,备受市民群众喜爱。并自筹资金对部分老旧馆舍、厕所、道路进行了改扩建。增设休闲座椅、动物卡通形象直饮水机等配套服务设施,让游客赞不绝口。

▲图说:虫动能量补给站

一批批具有“虫动”特色的文旅盛事,一个个全新打造的便民配套服务设施,正让“虫动”文旅走向市内市外、吸引八方来客。

▲图说:园区代步车方便市民群众游览参观

持续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之路,重庆动物园正积极推进传统动物园向现代动物园的转变,坚持“动物主业”的定位,贯彻“以动物为本”的思想,加速打造一园两基地(南坪基地、东泉基地),持续满足现代动物园“综合保护和保护教育”的新要求,最终目标建设成为物种保护中心和生命教育中心。

“目前,我们正积极推进河道周边景观改造(滨河水生态修复)工程、鸟类展示区改造工程、雨污分流管网改造工程,不断提升园区整体品质。”重庆动物园相关负责人表示。

随着,“虫动”文旅名片更加响亮,当前,持续提高文明服务水平、提升便民服务质量的重庆动物园正积极践行“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的殷殷嘱托,正持续为新重庆建设贡献重动力量,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贺娜)

编辑: 彭光瑞   主编:胡东强      审核: 王成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