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式联运打通开放脉络,丰都产品正快捷地走向世界!
2025-04-25 11:27
一颗颗不起眼的藠头做成了年出口千万的国际生意;创新“快通+ 保税”进口模式,实现钦州、重庆港口关区通关一体化;多式联运物流体系构建进一步夯实基础、迭代升级,让丰都产品能够更快捷地走向世界……
▲水天坪码头
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为丰都外贸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丰都外贸经济发展成绩亮眼:2024年,丰都货物贸易进出口完成3.4亿元,同比增速87.5%,增速排名全市第四、渝东北第三,其中经西部陆海新通道路径外贸货物126标箱,同比增长约18%。
近几年来,丰都正利用区位优势,奋楫扬帆,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积极融入全市内陆开放高地建设。
构建多式联运物流体系
特色农产品走出国门
我县地处重庆地理中心、三峡库区腹心,是连接中西部地区与沿海地区的重要节点,为货物的集散和运转提供了便利。同时,牛肉、榨菜、藠头等产业的基础扎实,品质优良,为陆海新通道提供了丰富的货源。
我县是西南地区最大的藠头生产基地。全县藠头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1.5万亩左右,产量约2.6万吨。依托长江黄金水道的物流优势,一颗颗不起眼的藠头也成了年出口千万的国际生意。
“以前我们的藠头主要以原料出口为主,利润微薄,后来发现直接出口即食成品到海外市场,价格可以增几倍。如今,我们公司年出口藠头近3000吨,带动种植户均增收3000元。”藠头加工从业者肖力磊说。
近年来,重庆加快建设长江上游航运中心,三峡库区的丰都县已经实现西部陆海新通道多式联运和挂港开航,丰都和周边地区的农产品,可以通过12.5米的长江深水航道和高速公路两种方式到达果园港,实现“江海联运”,减少物流时间、成本,进一步提升运输效率。2024年10月18日,丰都县西部陆海新通道多式联运班车暨水天坪码头挂港开航首发活动在水天坪码头举行,标志着我县多式联运物流体系构建进一步夯实基础、迭代升级。
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积极融入全市内陆开放高地建设
为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工作有序开展,我县从体制机制建设、模式创新、通道运营优化、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精准发力。铁路网络不断拓展,渝利铁路通车,渝万高铁丰都段建设有序推进;公路网络持续织密,多条高速公路建成或获批;水路优势充分发挥,水天坪码头一期竣工,多式联运班车和码头开航,大大缩短了货物运输时间,让丰都产品能够更快捷地走向世界。
我县还积极探索“国有+民营”合作模式开展“牛肉进口代采”业务,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该模式下进口牛肉33批次,进出口额2.25亿元;创新“快通(无需转关)+ 保税”进口模式,实现钦州、重庆港口关区通关一体化;引入“通道+(数字提单动产质押)融资”新模式,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题。
据悉,2024年,全县货物贸易进出口完成3.4亿元,同比增速87.5%,增速排名全市第四,渝东北第三,其中经西部陆海新通道路径外贸货物126标箱,同比增长约18%,货值约6100万元,同比增长17%。全县已累计引育物流企业88家,其中陆上货运企业共63家,水上货运企业25家,年货运量1196.88万吨。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