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仅退款”,也是为诚信经营撑腰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田闻之

2025-04-25 09:19

据报道,拼多多、淘宝、抖音、快手、京东等多个电商平台宣布全面取消“仅退款”。这意味着,消费者收到货后的退款不退货申请,商家将有更多自主处理权。

这些年,“仅退款”一度成了电商平台标配。消费者收到货后若发现货不对板、破损残次,都可以一键申请。该举措初衷是减少退货物流成本,提升沟通效率和购物体验。不过及至后来,“仅退款”却逐渐变味儿,成了一些“羊毛党”占便宜的托辞。东西脏了、颜色不对……理由瞎掰、照片虚构,甚至还有人售卖相关教程,衍生出一门缺德的“生意经”。如此乱象,不仅会直接导致个体店铺利益受损,更影响整个电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取消“仅退款”,是对行业呼声的及时回应,也是对不当行径的必要纠治。买卖的要义在于公平,决不能让贪便宜者钻空子,必须为诚信经营撑腰,让优质商家安心。值得注意的是,“仅退款”被取消后,舆论也不乏担忧。若是有商家发假货不认账怎么办,若协商不成、扯皮不断,有无其他约束措施?投机的“羊毛党”固然可恨,但消费者的正当权益也不能忽视。未来平台、商家和用户之间如何构建新的生态平衡,考验着各方的智慧。

价优物美的商品,耐心贴心的服务,是平台、商家和消费者实现共赢的关键。“仅退款”退场了,对质量的把关不能退;“价格战”退潮,服务力的竞争才刚刚开始。据悉,已有平台全面更新商品治理机制,阻止劣质商品流入市场;也有平台尝试从“流量分发”向“信用中介”转型,探索建立更精准的用户画像和商家评级体系;还有的致力提升售后响应速度、纠纷处理效率,等等。归根到底,都是在继续找寻并夯实消费者信任的支点,让人买得放心、用得安心。

这些年,电商平台高歌猛进,经历的正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优化治理的螺旋上升过程。从唯流量的野蛮生长,到注重产品和购物体验的规范运行,始终贯穿着试错和调整。“仅退款”取消了,平台佣金的定价交纳机制可否优化?评级体系精细化了,信息数据保护好了吗?进一步理顺尊重消费者权益、保障商家利益等底层逻辑,平台能做的还有不少。

数据显示,2024年1月至11月,我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绝对量为11.81万亿元,同比增长6.8%。创造一个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共成长的行业生态,越做越大的“蛋糕”必会让每一个主体尝到甜头。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编辑: 刘咏   审核: 张燕 主编:单士兵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