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届重庆科普讲解大赛落幕,获奖者是他们→
2025-05-11 21:33
拥有“火场千里眼”的消防机器人,到底有多厉害?为何重庆被称为“恐龙脊背上的城市”?重庆火锅与“双碳”到底有啥关系?……5月11日,第十二届重庆科普讲解大赛决赛在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举行,84名闯入决赛的选手展开激烈的角逐,带来一场精彩纷呈的科普盛宴。
▲5月11日,第十二届重庆科普讲解大赛决赛在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举行,84名闯入决赛的选手展开激烈的角逐,带来一场精彩纷呈的科普盛宴。记者 尹诗语 摄/视觉重庆
据介绍,本次大赛以“矢志创新发展 建设科技强国”为主题,由市科技局、市委宣传部、市科协、市社科联联合主办,分为成人组和青少年组2个组别。
与往届相比,今年大赛有三个“首次设立”。一是首次设立青少年组别,为更多热爱科学、传播科学的青少年提供了展示舞台;二是首次在成人组复赛设立我秀科普环节,展示选手在实际科学传播中对科普的领悟和认识;三是首次在成人组决赛设立评委问答环节,全面考验选手的科学知识储备、讲解主题理解及应变思维能力。
据悉,大赛自启动以来,共吸引11个市级部门和37个区县组队参赛,共计8930名选手,其中成人组4225名、青少年组4705名。经过层层选拔,成人组40名选手、青少年组44名选手脱颖而出,晋级决赛。
当天,成人组和青少年组决赛同时进行。其中,成人组决赛包含“我讲科学”自主命题讲解和评委问答两个环节,全面考验选手的科学知识储备、讲解能力及应变思维;青少年组决赛则设置“我讲科学”自主命题讲解一个环节,着重培养青少年对科学知识的表达与传播能力。
记者在现场看到,一名名参赛选手依次走上舞台,以饱满的热情、生动形象的阐述和深入浅出的解析,将各类科学话题娓娓道来,无论是前沿科技的奥秘,还是日常生活中的科学原理,亦或是大自然的神奇现象,都被演绎得淋漓尽致,为观众打开了一扇通往科学世界的大门。
▲比赛现场。记者 尹诗语 摄/视觉重庆
“大家都知道重庆是‘桥都’,其实,重庆还有一个超级酷的称号,叫‘恐龙脊背上的城市’。”来自两江新区金山小学的8岁小朋友黄觅,是本次大赛年龄最小的选手,现场,她以《恐龙脊背上的城市》为题展开了演讲,向观众介绍了重庆发现大量恐龙化石的故事。小小年纪的她,站在舞台上丝毫不胆怯,声音虽稚嫩,但吐字清晰且富有节奏感,将恐龙化石的科普知识生动地传递给在场观众。话音刚落,现场便响起了一片掌声。
▲比赛现场。记者 尹诗语 摄/视觉重庆
现场专家评委表示,本次大赛的参赛选手不仅具备扎实的科学素养和丰富的知识储备,还善于运用创新的思维和表达方式,将科学知识与社会热点、生活常识相结合,既有深度又有温度,既严谨又不失趣味,让所有科普参与者都从中受益。
经过激烈的角逐,大赛各个奖项尘埃落定。成人组评选出一等奖10名、二等奖10名和三等奖19名,一等奖获得者同时被授予“第十二届重庆十佳科普使者”称号;现场还评选出最佳形象奖、最佳创意奖、最佳互动奖和最佳口才奖各1名。青少年组评选出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15名。大赛还通过网络投票产生成人组和青少年组最佳人气奖各3名。另外,25家单位获得“优秀组织奖”。
“重庆科普讲解大赛已连续举办12届,是目前我市范围最大、水平最高、代表性最强的科普讲解竞赛,为全市科普讲解人才搭建了展示才华、普及知识的平台。”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创新举办科普讲解大赛,积极备战国家有关比赛,用科普讲解来“点燃知识热情,掀起传播热潮”。同时,还将不断创新科普活动形式、夯实科普平台阵地、壮大科普人才队伍,引领科普工作取得更大实效,积极培育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社会氛围。
获奖名单↓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