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近4万人受益!长期护理保险已覆盖全市所有区县
2024-08-25 22:01
8月25日,市医保局发布消息称,截至目前,长期护理保险已覆盖全市所有区县,已有累计近4万人享受长期护理保险待遇,即基本生活照料服务。
“长期护理保险,简单来说就是应对人口老龄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而推出的一个重要制度,主要为长期失能人员提供基本生活照料服务。”市医保局有关负责人说,从2019年起,我市开始试点长期护理保险,截至目前,全市约800万人参保,已有累计近4万人享受待遇。
新闻多一点>>>
如何参加长期护理保险?哪些人可以享受?市医保局解答
哪些人可以享受长期护理保险?标准是什么?围绕市民们关心的相关问题,重庆日报记者采访了市医保局有关负责人。
如何参加长期护理保险?
我市职工医保参保人同步参加我市长期护理保险
据了解,我市职工医保参保人同步参加我市长期护理保险。我市长护险实行终身缴费制,由单位和个人按同比例分担,具体有三种情况:
一、在职职工,单位、个人每月缴费均为个人职工医保缴费基数的0.1%。单位缴费部分按月从医保基金中划拨;个人缴费部分按月从其职工医保个人账户中代扣代缴。
二、以个人身份参加职工医保人员,每月缴费金额是上年度全市在职职工基本医保实际平均缴费基数的0.2%。职工医保一档的,由个人在按年缴纳医保费时同步一次性缴纳;二档的,按月从其职工医保个人账户中代扣代缴。
三、正常享受职工医保退休待遇人员,每月缴费金额是上年度全市在职职工基本医保实际平均缴费基数的0.2%。其中医保基金承担0.1%,按月从医保基金中划拨;个人承担0.1%,享受以个人身份参加职工医保一档退休待遇的,在按年缴纳职工大额医保费时同步一次性缴纳;其他人员按月从其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中代扣代缴。
以个人身份参加职工医保人员和正常享受职工医保退休待遇人员每年具体缴费标准由市医保局测算后及时公布,2024年为126元/年·人。
哪些人可以享受长期护理保险?
享受长期护理保险要满足2个条件
“享受长期护理保险要满足2个条件。”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说,一是长护险参保人经过失能等级评估达到中度或重度失能,二是职工医保累计缴费满15年(含视同缴费年限),满足以上2个条件,即可从评估结论下达的次月起开始享受待遇,即护理服务。
目前,我市将待遇享受方式为居家组合护理、机构上门护理、机构集中护理3种。护理服务项目包括饮食照料、排泄照料、移动照料、清洁照料、康复照料、其他照料等6大类28个项目。
居家组合护理是指待遇享受人居家生活,由定点护理机构提供的上门护理(简称机构护理)与个体护理人员提供的个人护理(简称个人护理)组合形成。重度失能人员待遇结算标准为50元/日·人(其中机构护理30元/日·人、个人护理20元/日·人),中度失能人员待遇结算标准为20元/日·人(其中机构护理12元/日·人、个人护理8元/日·人);
机构上门护理是指待遇享受人居家生活,由定点护理机构提供上门护理。重度失能人员待遇结算标准为60元/日·人,中度失能人员待遇结算标准为20元/日·人;
机构集中护理是指待遇享受人长期在养老院、护理院等定点护理机构生活,由定点护理机构在机构范围内提供集中护理。重度失能人员待遇结算标准为60元/日·人,中度失能人员待遇结算标准为20元/日·人。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长护险提供的是护理服务,而不是经济补贴,待遇结算标准是指所提供服务而产生的相应支付标准。
怎样申请享受长期护理保险?
参保人可以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方式申请评估
该负责人说,首先是申请评估,参保人可以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方式进行申请,参保人本人失能无法完成申请的,可由法定监护人或委托代理人代为申请。线上可通过“重庆医保”App进入长护险板块按提示进行申请(推荐方式),线下可向居住地医保中心提出申请。申请时需要提交申请表、自评表和证明失能状态的有关资料(病历或残疾证等)。
申请提交前,需要同时满足4个条件:一是申请时参保人应有申请当月前连续参加我市职工医保24个月(含)以上的参保缴费记录(含视同缴费年限);二是经医疗机构或康复机构规范诊疗、失能状态持续6个月(含)以上;三是自评等级达到C、D、E、F、G级;四是距离上一次结论出具日期6个月(含)以上。
申请受理后,由参保人选择一家失能评估机构对其失能状况进行评估。目前我市的失能评估机构大部分为各区县人民医院。
评估员、评估专家按照国家统一发布的《长期护理失能评估标准》对失能人员进行上门评估和集中评估,并作出评估结论。失能评估主要有三个维度,一是生活自理能力,二是认知能力,三是感知觉能力。上述三个维度综合评判达到相关标准,方可判定为重度或中度失能。
该负责人举例说,比如,高位截瘫、卧病在床无法行动的患者基本可以判定为重度;单项残疾患者(肢残、眼盲等)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认定;对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症)患者来说,可能患者在病情初发阶段不一定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和认知能力,但病情进入到中期或后期,就可能会大部分甚至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和认知能力,这样的患者就可以申请长护险的中度或重度失能。
案例>>>
医护人员“打主力”
南川组建长护险护理团队上门服务
“刘爷爷,天气热,最近两天感觉如何?”8月24日早上10点,南川区南商龙济康复医院中医康复科主任周胜、护士长杜小凤、康复治疗师何南鑫一行3人准时来到家住峰岩乡峰云村4组的77岁刘先云家中,为他提供护理服务。据了解,该院作为长期护理险定点护理服务机构,已组建近30人的护理团队,且以医护人员为主,定期上门为失能人员提供护理服务。
老人躺在床上,看到周胜等人,嘴里嘟囔了几句,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
“去年中风后就瘫了,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老伴冉婆婆说,今年5月,经过申请、评估后,刘先云被评定为重度失能人员,享受长期护理险政策,护理机构正是南商龙济康复医院。
“刘爷爷,今天我先给你量量体温、血压,然后擦擦脸和身子、剪指甲,再翻身扣背排痰哈。”杜小凤俯下身子,和老人交流道。
▲护士长杜小凤正小心为刘爷爷修理指甲。记者 云钰 摄
何南鑫则来到床侧按摩老人的小腿,“爷爷,你的肌肉有点僵硬,这周是不是有点‘偷懒’,没有下床活动?”何南鑫经验丰富,刚“上手”就知道老人是否有做康复训练。
“来,我们做一下康复训练。”何南鑫从老人的肩关节、肘关节、手腕、手掌再到大腿、膝盖、脚腕,挨个进行屈曲伸展。一系列操作下来,何南鑫的背都被汗水浸湿了。
▲康复治疗师何南鑫(左)给老人做康复训练。记者 云钰 摄
“医生,老刘最近睡眠不太好,啷个办?”冉奶奶正好向周胜求助。
周胜上前摸了摸刘爷爷的脉,从包里拿出中医耳贴,贴在老人耳朵穴位上,轻轻地揉、按、捏。“这是耳穴疗法,可以有效改善睡眠质量,平时你也可以给刘爷爷按一下。”周胜一边揉一边教冉奶奶。
▲中医康复科主任周胜给老人把脉看病。记者 云钰 摄
“太好了!多亏了你们,老刘气色好多了!”冉奶奶十分感慨地说,“不然我哪里懂这些!”
2个多小时后,当天的护理服务结束了。临走前,杜小凤和冉奶奶沟通了下周的护理事项:除康复训练外,由理发师上门为老人理发。
据了解,自今年3月南商龙济康复医院成为长期护理险定点护理机构以来,该院组建了长期护理险护理团队,成员由中医康复科医生、护士、康复治疗师、护工、理发师等组成,并经过了相关培训。
“团队中,以医护人员为主。我们会根据失能人员的不同需求,安排上门护理的人员,比如一个月要理发一次,那么理发师就会和其他人员一同上门。”周胜介绍,除康复训练外,他们还会运用到一些简单的中医疗法,缓解患者长期卧床带来的各种不适,提高免疫力等。
正因如此,该院护理团队收获了不少好评。前不久,失能人员李昌明家人就给团队送来一面锦旗,上面写着“精心护理献爱心、无微不至送温暖”。
“长期护理保险护理的对象很特殊,需要我们多一点耐心,多一点关怀。”南商龙济康复医院有关负责人说。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