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报会客厅|重庆市教育考试院普通高校入学考试处副处长王青霞:助力志愿填报 圆梦最美青春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2025-06-23 11:34

2025年重庆高考成绩和录取分数线将于6月25日左右公布。今年招生政策有什么调整、志愿填报有哪些注意事项,是广大考生和家长当前最为关心的事情。本期节目我们特别邀请到了重庆市教育考试院普通高校入学考试处副处长王青霞,与广大考生及家长一同聚焦2025年高考志愿填报。

关注新重庆-重庆日报客户端、重庆日报网、重庆日报官方抖音、官方微博及重庆日报官方视频号、重庆日报百家号等,均可收看节目并参与留言互动。

1、主持人:高考成绩马上发布了,对于广大考生来说,他们面临的人生第一个重大抉择应该就是高考志愿填报了。请问,今年高考志愿填报日程大概如何安排呢?

王青霞:和往年一样,今年我市高考志愿填报仍集中在6月27日上午9点至6月30日下午6点。时间截止后任何人都不能再修改或补报,请考生务必要牢记填报时间、按时准确填报。具体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请详阅《2025志愿填报指南》。

2、主持人:高考志愿填报前这段时间可以做哪些准备,您对考生有什么建议呢?

王青霞:填报志愿是一个充分利用有关信息综合决策的过程,高考志愿的填报准备可以归纳为“掌握准政策、了解全信息、适配好自我”的过程。因为访谈时间有限,只能简单介绍、点到为止,建议考生和家长一定在利用官方渠道获取准确信息基础上,综合考虑国家需要、未来规划等因素,根据个人分数位次,参照往年录取情况,进行填报。

3、主持人:考生有哪些获取信息的方式呢?

王青霞:考生获取有关信息的方式主要有三类:

一是查阅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或高校网站。考生要通过官方渠道查询了解高校招生章程、招生简章等,全面了解拟报考院校相关信息。

二是读好重庆普通高考系列丛书。这是由我院组织编印的,在志愿填报阶段主要有《2025填报志愿指南》和《2025招生计划汇编》,考生可通过《丛书》了解我市今年的招生录取政策、查询在渝招生院校及专业等信息。

三是用好高考志愿填报辅助系统。2021年高考综合改革落地时,我院就自主研发了公益性的“志愿填报辅助系统”,得到了教育部高度评价,去年还被央视新闻专题报道。着眼于为考生提供更好的公益服务,今年我们进一步优化查询体验、拓展服务范围、丰富平台内容,对辅助系统优化升级。在往年已提供的历史录取数据查询基础上,新增“一键查阅、汇总展示”功能;在普通类本、专科备选志愿参考基础上,新增艺术、体育类本、专科备选志愿参考;还更新了志愿填报及专业知识库、制作指导视频,方便考生和家长“一站式”查询院校信息、招生章程、专业介绍、就业情况等,掌握志愿填报政策及方法。

4、主持人:市教育考试院提供了各种类型的指导服务,为帮助考生和家长消除高考志愿填报“信息差”下足了功夫。您刚才提到“掌握准政策”,请问考生、家长应该把握哪些重点呢?

王青霞:精准了解政策是正确填报志愿的重要前提。我简单介绍下今年我市高考招生录取的批次设置、志愿模式和进程。

从批次设置来讲,分为普通类的本科提前批A段和B段、本科批、高职专科提前批、高职专科批;艺术类的艺术本科提前批,艺术本科批,艺术专科批;体育类的体育本科批、体育专科批。此外,还有民航飞行技术批、高校专项计划批、高水平运动队批,这些都是需要网上集中填报志愿的批次。

从志愿模式来讲,分专业(类)平行志愿和院校顺序志愿两种。上述批次中除了普通类本科提前批A段和专科提前批、艺术类本科提前批、高校专项批、高水平运动队批外,均是实行的专业(类)平行志愿。

从录取进程来讲,在录取期间,需填报志愿的上述各批次分阶段依序进行投档录取,上一个阶段录取结束后,才会开始下一个阶段。考生如被前序志愿录取,将不再参与后续批次的投档。

5、主持人:今年招生录取政策与去年有什么变化和调整吗?

王青霞:总体来讲,今年我市高考招生政策与去年保持一致,只是为了进一步深化高考综合改革、进一步降低考生志愿填报博弈成分,做了一些调整和优化。

一是尽量实行平行志愿。将编制了分省来源计划、具备平行志愿投档条件的高校专项计划,纳入本科提前批B段;将航海轮机类本科层次调整到提前批B段或本科批;将空乘空保类专业调整到专科批,尽可能地实行平行志愿录取。

二是优化提前批志愿设置。普通类本科提前批A段和专科提前批均由原来的2个院校顺序志愿调整为1个院校志愿,并将根据录取需要适时增加志愿征集次数。这两个批次主要包括有面试、体检、测试等要求的军校、公安、综合评价、定向培养军士生等招生计划,将更有利于考生志愿填报和高校招生计划的完成。

6、主持人:您刚才提到平行志愿并特别强调了它的好处,请您再简单介绍下什么是平行志愿和顺序志愿呢?

王青霞:我市高考志愿有专业(类)平行志愿和院校顺序志愿两种模式。往年的解读中以及今年的《填报志愿指南》中有详细解释,时间关系我简要介绍。

专业平行志愿以“1个专业+1个学校”为志愿单位,不设专业调剂选项,数量为60个或96个。具体到专业的平行志愿能较好地降低考生填报的难度,考生可以同时填多个志愿,有效减少博弈成分。投档规则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轮投档”。考生所填的多个志愿在投档时是有先后顺序的,因此填报时还要结合分数位次情况并充分体现个人报考意愿。所有志愿均在一个轮次同时进行投档,每个考生在同一轮次中只会被投档到一个志愿或者所填志愿均不符合要求不能被投出。一旦被投出去如果不符合条件被退档就失去了本轮次的录取机会,只能参加征集志愿或者后续批次的录取。

院校顺序志愿则是以“1个学校+6个专业”为志愿单位,设置专业调剂选项,相关批次均设1个院校志愿。投档原则是“志愿优先,遵循分数,缺额补档”。实行顺序志愿的批次一般都是有特殊要求的招生计划,多需参加单独的考核、面试、体检、体测或校测等。

7.主持人:感谢王处长的讲解。掌握了招生政策、搜集全相关信息后,考生在填报志愿时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王青霞:刚才我们讲了志愿填报是一个“掌握准政策、了解全信息、适配好自我”的过程。落脚到具体填报,要特别注意:

是完整准确填写志愿表。我市集中志愿填报阶段设6类志愿表,分别是普通类、艺术类、体育类、高校专项批、高水平运动队批和民航飞行技术批志愿表。考生要根据自身资格条件等情况,选择对应的1个或多个志愿表的相应批次进行填报。特别提醒:高校专项计划分列两个批次(多数高校在本科提前批B段)务必在相应的志愿表上准确填报;高水平运动队考生预计于28日起开始填报。

二是认真仔细查阅当年计划信息。提醒考生务必要认真仔细查阅今年《招生计划汇编》和志愿填报网站首页公告信息,特别是《编制说明》和招生专业的备注信息。如有计划增补、更正将在填报网站及时公告。有些专业在备注中对于身体条件、高考成绩等有要求,有些院校新增在渝招生,有些院校名称、性质、代号等有变更,建议考生认真阅读计划信息,必要时还要查阅高校招生网站或向高校咨询清楚,并请务必使用今年公布代码在相应批次准确填报。

三是合理定位目标院校和专业。也就是要“适配好自我”。建议考生既要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和实际情况,参考往年数据,按照个人意愿合理选择填报,设置合理的“冲稳保垫”的梯度;同时还要综合考虑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和社会发展需求,避免盲目追求热门院校和专业,也避免填报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影响到将来的学习和深造。建议考生凡是填报的志愿都是自己愿意去的,且填报的志愿总体上都是按照个人就读意愿的强弱程度进行排列的。

8.主持人:对于艺术类和体育类的考生是如何投档录取的呢?在填报志愿时有什么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呢?

王青霞:总体上来讲,艺术类、体育类各批次均在相应志愿表上填报,兼报普通类志愿的艺体考生、符合高水平运动队报考资格的考生等还需在相应的志愿表上填报。需要提醒的是,对同一阶段兼报多个批次志愿的,按艺术(体育)、普通志愿依序进行检索,同步投档录取。

具体到艺术类,实行院校顺序志愿的艺术本科提前批,是对填报有志愿且有关高校专业校考合格的考生,按照志愿全部投档。而实行专业平行志愿的艺术本、专科批,则是在考生高考文化成绩和我市专业统考成绩分别达到相应录取控制分数线,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双上线”基础上,按照考生投档排序成绩进行投档。考生要根据院校专业计划编制和本人成绩项等在相应批次准确填报。具体到体育类,其志愿填报的时间、流程、操作办法和普通类要求是一致的。从政策上今年有两点调整:一是今年起体育类专业成绩不再区分本、专科划线;二是本专科批次的录取排序规则均统一为按综合成绩排序录取,综合成绩计算方式同往年本科一样。

9.主持人:听了王处长的讲解,相信屏幕前的考生和家长对高考志愿填报更有信心了。在节目的尾声,您还有什么同考生和家长分享的吗?

王青霞:志愿填报可以说是一个“全家总动员”的系统工程,我归纳了几句话送给各位考生和家长:

志愿填报关键期,心平手稳莫慌急。

账号密码严藏好,滴水不漏防泄密。

精填细校多查验,严谨细致莫大意。

莫随人潮盲目选,量体裁衣最相宜。

最后祝愿每一位重庆考生:少年自当扶摇上,揽星衔月逐日光。以才智筑梦山河,以学识报效家国!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贺子桓   审核: 马京川,侯了 主编:康延芳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