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 |
白鹤梁系重庆涪陵长江江心的一道天然石梁,长约1600米,平均宽度15米,常年淹没于江水中,仅在冬春枯水季节露出水面。梁上题刻始刻于唐广德元年(公元763年)前,记录了1200多年间72个年份的枯水水文信息。梁上现存的165段题刻生动反映了当地气候、人文、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科学、历史和艺术价值。1988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2012年两度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白鹤梁题刻蕴含着极其丰富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成果,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物载体。由于三峡工程的兴建,白鹤梁没入江底。为了保存白鹤梁题刻,国家采用“无压容器”原理原址修建水下博物馆,实现了白鹤梁题刻水下原址原环境的保护与展示。从2003年到2009年历时7年,水下博物馆最终建成。201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之为“世界首座非潜水可到达的水下遗址博物馆”。
(文图由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提供)